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粘接固位种植冠桥较螺丝固位舒适、美观,更易获得被动就位,临床应用较多;然而,在日后维修、发生食物嵌塞和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需要取下修复体进行治疗时,其牙冠较难完整拆卸;因此,在粘接固位种植冠桥中,如何不损伤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而又能方便地取下修复体,即义齿的可拆卸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往有关粘接固位种植冠桥可拆卸性的研...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关节镜微创治疗效果和关节镜微创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1995年8月至2002年8月对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时年龄>40岁、手术已超过4年的64例中、重度KO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为(52.6±8.2)岁;男2例,女43例;左膝35例,右膝29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阳性和阴性体征、术中软骨损伤和伴随手术情况,以及膝关节临床评分系统(KSS)评分.综合分析患者年龄、接受治疗情况、术前X线片改变、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对KOA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5.3±1.3)年随访,关节镜手术中有52例进行了半月板损伤的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20例进行了关节鼠取出术,2例进行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软骨损伤中,股骨滑车区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髌骨,再次足股骨内髁负重区.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的阳性体征从术前的363个减少为214个(x2=60.121,P=0.000).64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和KSS总分分别为(41.12±4.17)、(69.69±5.17)、(110.80±7.7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SS评分评估临床效果:优34例,良2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4.4%.10例疗效为可和差的患者术后1年内有8例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结论 严格掌握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合理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中、重度KOA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要防止关节镜手术治疗KOA的扩大化,以避免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无效后在短时间内再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及抗胶原蛋白Ⅱ(CⅡ)抗体的异常表现。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2例RA及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SF)中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和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选用HSP-65和胶原蛋白Ⅱ(CⅡ)抗原诱导和分析患者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频率,采用经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和SF中抗CⅡ抗体以及IFN-γ、IL-10、IL-4和IL-12的含量。结果:RA患者关节SF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为1.09,显著低于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2.02);SF中CD3+/CD25+双阳性的活化T淋巴细胞占(15.9±9.6)%。SF中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较低,与外周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趋化因子受体CD25+/CXCR3+表达量较高,为(16.0±4.0)%,远远高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仅为(0.5±0.3)%](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RA患者关节SF中抗CⅡ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血清以及OA患者SF和血清;RA患者SF中IFN-γ、IL-12的含量高于外周血。来自RA患者病灶关节SF单个核细胞(SFMC)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SP-65抗原和CⅡ的诱导具有更高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应答频率(分别为8.5×10-6和11.5×10-6)。结论:RA患者关节SF中存在高活化状态的T淋巴细胞,其对CⅡ的高克隆反应频率以及SF中高表达抗CⅡ抗体,均提示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是造成患者病灶区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佐治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30 min口服蒙脱石,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4 h予中药贴敷神厥穴和中脘穴。观察两组佐治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观察组有效率91%,x2=5.968,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患儿红霉素静脉滴注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35.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1])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作为守卫人们健康与生命的白衣天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不仅要求未来的白衣天使掌握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护理技术,更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具备廉洁从医的优秀品质.本研究选择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护理学院学生廉洁观的现状,分析学生廉洁观现存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树立廉洁自律观念的教育对策,以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医风,加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口服耐受预防大鼠复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研究口服可溶性鸡II型胶原(CCII)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复发性RA的预防作用.方法以CCII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RA大鼠模型.在大鼠致炎前和反复造病后,口服CCII,观察其对RA复发的预防作用.并以ELISA法对大鼠血清中的抗CCII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Wistar大鼠成功地诱发了RA,发病率为90%.大鼠在致炎前口服CCII可明显延迟RA的发病时间并降低RA的发病率,且大鼠RA的临床症状也明显减轻.而耐受大鼠由CCII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明显受到抑制.ELISA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可溶性CCII对大鼠体内抗CCII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口服CCII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从而对大鼠RA的发生有着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7.
口服鸡Ⅱ型胶原治疗大鼠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口服鸡Ⅱ型胶原(CCⅡ)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以CCⅡ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大鼠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用CCⅡ进行口服,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关节炎的发病程度。并以ELISA法对发病大鼠血清中的抗CCⅡ抗体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口服CCⅡ可以减轻大鼠关节炎的发病程度。其中口服6μg、60μgCCⅡ的实验组大鼠关节炎指数均对照组明显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口服600μgCCⅡ的实验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虽较对照组大鼠降低,胆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口服低剂量(6μg和60μg)可溶性CCⅡ对大鼠体抗CCⅡ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口服CCⅡ对关节炎大鼠的发病程度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应用口服耐受治疗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8.
川芎嗪注射液临床的应用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芎嗪注射液系中药制剂 ,作为祖国的传统医药 ,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对川芎嗪的基础药理学的不断深入研究 ,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尤其在临床内科疾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1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川芎嗪是从中草药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可调节血栓素 A2 ( TXA2 )及前列腺素 I2 ( PGI2 )系统 ,通过抑制 c AMP磷酸酯酶活性 ,提高血小板内c AMP含量 ;活化血小板膜上的钙泵 ,抑制 Ca2 +内流 ,阻断 Ca2 +对血小板的激活和 TXA2 合成酶活性 ,并能促进 PGI2 生成。傅舂景等[1] 用改良的 Lan-gendorff模型灌流离体大…  相似文献   
39.
针灸及其血清对荷瘤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H_(22)荷瘤小鼠CD4~+CD25~+Treg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体外增殖的影响和针灸血清刺激下的CD4~+CD25~+Treg细胞的体外增殖变化,探讨针灸及其血清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艾灸治疗组、肿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H_(22)肿瘤细胞移植性实体瘤模型,电针和艾灸"大椎"治疗后,磁珠分离CD4~+CD25~+Treg细胞,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不同组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针灸血清对CD4~+CD25~+ Treg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肿瘤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增殖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电针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增殖水平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电针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1:1、1:8稀释度血清刺激正常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较正常对照、肿瘤对照组血清显著增高(P<0.05),各组1:16、1:32稀释度血清对Treg细胞作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下调荷瘤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不同浓度针灸血清体外刺激CD4~+CD25~+Treg细胞增殖表现出不一致的效应。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收治的43例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的情况,平均随访15.9±8.8个月(6~47个月)。采用Tegner、Meyers、Lysholm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总有效率为87.0%,其中,疗效优27个膝关节(58.7%),疗效良13个膝关节(28.3%),疗效差3个膝关节(6.5%)。平均Tegner评分从1.5±1.3提高到4.8±1.5(P<0.01);平均Meyers评分从9.9±1.9提高到16.4±2.0(P<0.01);平均Lysholm评分从41.8±12.5提高到82.7±12.6(P<0.01)。手术前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骨折术疗效与患者的性别、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外伤、软骨缺损面积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可靠,是较为实用的关节软骨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