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6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319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98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874篇
内科学   566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282篇
外科学   788篇
综合类   2079篇
预防医学   746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753篇
  14篇
中国医学   899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膝关节髌下皱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磊  刘劲松  孙晋 《中国骨伤》2006,19(8):487-488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髌下皱襞结构的变化,探讨膝关节髌下皱襞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膝关节镜手术病例400例,男177例,女223例;年龄9~79岁,平均42岁。术前均有膝关节疼痛、肿胀和交锁等现象,保守治疗无效,行膝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术中证实单纯的髌下皱襞病变11例,术前有膝前区疼痛症状者8例,疼痛区域模糊不定者3例,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者2例;术前诊断为半月板损伤4例,关节软骨损伤2例,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髌下脂肪垫损伤4例。11例均行膝关节镜下髌下皱襞切除术。结果:400例膝关节镜手术中发现有髌下皱襞结构的284例(71%);有髌下皱襞病变的52例(13%),其中单纯的髌下皱襞病变11例(2.75%)。髌下皱襞病变镜下表现为髌下皱襞肿胀、增厚、纤维化、丧失弹性,与髁间凹产生撞击。11例单纯髌下皱襞病变均行关节镜下髌下皱襞切除术,术后随访9例,2例失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疗效评定优7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88.89%。结论:髌下皱襞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其病变可以引起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2.
股骨髁上粉碎骨折术后不愈合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2005年,我科共收治股骨髁上粉碎骨折术后不愈合12例,均采用二次手术治疗,并加强骨折端内侧柱的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 4 0只 ,在股骨髁关节面造成 6mm× 8mm全层软骨缺损 ,分别施行 10孔及 5孔钻孔术 ,孔径1mm ,于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取材 ,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并进行评估。结果  (1) 12周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70 %、5 0 %、0 % ;13个月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90 %、10 0 %、0 %。 (2 )修复组织厚度 :12周时 10孔及 5孔组均明显高出毗邻软骨 ,且 10孔明显高于 5孔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且已接近毗邻软骨厚度。 (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 :12周时 10孔 >5孔 >对照组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 ,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 ,10孔与 5孔的远期修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4.
后腹膜大肿瘤的切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常因手术径路的选择不当而使肿瘤切除困难,影响治疗效果。我院自2003年1月以来,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切除12例泌尿系后腹膜的大肿瘤,并分别对1例肿瘤患者和1例肾结石患者施行相关的手术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自2004年11月以来.我科应用InstaTrak3500磁式神经导航系统(美国GE公司)对18例中、小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进行了显微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4例;年龄28~65岁,平均34岁。病理类型:内皮细胞型3例,纤维型4例,砂粒型2例,血管瘤型8例,透明细胞型1例。病灶直径1.8~5.0cm,平均4.5cm。  相似文献   
36.
肥厚型心肌病 (HCM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 ,主要表现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 ,通常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最大危险是严重心律失常致猝死 ,因此预测其早期危险性非常重要。我们对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 4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 (QTd)进行分析 ,并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QTd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危险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患者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5~ 6 5岁 ,平均 5 0岁 ,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2 2例 (梗阻组 ) ,非梗阻…  相似文献   
37.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冰帽加双侧颈动脉区冰敷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探讨最佳治疗时机。方法 1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 ;治疗组中 46例在发病 3小时内治疗 ,41例在发病 3小时后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中发病 3小时内与发病 3小时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神经功能改善 (P <0 0 5 ) ,生存率及恢复良好率提高 (P <0 0 5 )。发病 3小时内开始治疗者优于 3小时后开始者 (P <0 0 5 )。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 3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38.
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治疗急性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02年11月采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治疗急性期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自制钩针在后尿道断裂会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后尿道断裂会师复位固定术中 ,膀胱颈部与会阴部固定缝线操作较费时、费劲。笔者于 1 993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自制钩针在 35例后尿道断裂会师复位固定术中使用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 8~ 64岁。均有下腹部、会阴部损伤 ,有不同程度骨盆骨折。其中车祸伤 31例 ,高处坠落伤 4例。临床有休克 1 4例 ,尿道口流血 2 5例 ,腹膜刺激征 6例。 35例试插导尿管均失败。尿道逆行造影显示后尿道造影剂外渗的部位及范围诊断为前列腺部膜部损伤 34例 ,前列腺部伴球部损伤 1例 ,并发…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14例同时联合尿道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超声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14例联合检查中,造影检查有2例前尿道狭窄漏诊,2例狭窄近侧结石未发现,2例正常后尿道误诊为狭窄,2例后尿道狭窄长度不能估计;2例会阴部瘘管造影清晰显示而超声显示不佳。结论超声在狭窄定位、长度测量、瘢痕范围估测及显示继发结石等方面优于造影,造影显示瘘管清晰,必要时两者应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