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参枳消萎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炎癌前病(PLGC)(肝胃气滞证)转归和血清三叶因子3(TFF3)及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89例PLGC随机按数字表法以1∶1原则分为对照组44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口服胃苏颗粒,15 g/次,3次/d。观察组采用参枳消萎汤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16周。进行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治疗前后胃脘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差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FF3和胃泌素-17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镜、胃黏膜临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4.1%(P0.05);治疗后观察组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脘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差等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FF3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参枳消萎汤能阻断或逆转胃癌前病变(PLGC),延缓CAG向胃癌的发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参芪复肝颗粒对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HBV)的增效作用,及其对拉米夫定诱导HBV发生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将肝郁脾虚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34例采用拉米夫定片、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针等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芪复肝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eAb、YMDD变异等的变化。结果:HBV-DNA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5%,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2月YMDD变异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8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ALT复常情况治疗6月、12月时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8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脱落率治疗组为3.08%,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芪复肝颗粒可增强拉米夫定抗HBV疗效,提高肝郁脾虚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阴转率及有效抑制率,降低YMDD变异率,改善肝郁脾虚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具有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33.
使用荧光探针FDA标记的HepG2细胞模型及细胞荧光显微图像自动分析法,对川楝子的23个化学组分进行快速筛查,发现5个组分具有明显毒性.对其中的2个组分进行液质联用分析,推测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制备并鉴定出其中3个成分的分子结构(meliasenin B,trichilinin D,1-O-tigloy-l-O-debenzoylohchinal).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这3个成分对HepG2细胞呈量-毒关系,提示川楝子中这些成分可能引起肝毒性.  相似文献   
34.
薤白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书彪  汪悦  张玉峰  王毅 《中草药》2013,44(9):1078-1081
目的 研究薤白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薤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β-螺甾-25(27)-烯-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R)-5β-螺甾-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2)、5β-螺甾-25(27)-烯-2β,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薤白皂苷S,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
加味异功散辅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异功散辅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方法:9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餐前30 min口服;和硫辛酸胶囊,0.6 g/次,1次/d,早餐前30 min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异功散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B超检测治疗前后胃排空情况,记录胃半排空时间(T1/2),胃排空时间(T);进行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GCS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餐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和腹胀评分及胃轻瘫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异功散内服能减轻DGP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排空,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成人牙周韧带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干细胞(stem cell)是指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可存在处于不同分化等级的干细胞。我们对牙周韧带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脂肪化及矿化诱导,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资料和方法:选取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完好牙齿,刮取根中1/3牙周膜,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得到牙周韧带细胞,待细胞达一定量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牙周韧带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检测第三代PDLSCs波形蛋白和角蛋白表达,体外进行脂肪化及矿化诱导后对各克隆从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构建人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PDGF-B)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使其感染牙周韧带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并检测其相关生物学变化.方法 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ekCMV-PDGF-B,用Pine I酶线性化后,线性化质粒在细菌BJ5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载体质粒AdEasy I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DGF-B,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PDGF-B.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在HEK293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包装好的病毒感染PDLSC,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PDGF-B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r)法检测感染病毒后PDLSC的增殖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感染后细胞分泌I型胶原的变化.结果 重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3 d后即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明显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PDGF-B表达.重组病毒能够感染PDLSC并表达蛋白,MTT结果显示感染Ad-PDGF-B后的PDLSC增殖能力明显加强.在感染后第4天,感染Ad-PDGF-B后的PDLSC组吸光度值为(0.68±0.0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I型胶原表达量增高.结论 利用新型腺病毒载体AdEasy系统可快速构建同时表达EGFP和PDGF-B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DGF-B,此病毒能够感染PDLSC并促进其增殖,同时增强I型胶原的表达,为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再生和种植体周韧带重建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2009-01-2011-05我科对30例哮喘患儿,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在预防急性发作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住院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共60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年龄4~10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性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39.
目的经皮肾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的方法。方法采用经皮肾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0例。应用输尿管镜将输尿管上段结石推到肾盂,并留置输尿管导管,再应用B超引导下肾盂穿刺,扩张建立F20经皮肾通道,采用钬激光碎石,并主动吸出结石。结果前诊断20例均为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平均长短1.86cm。16例Ⅰ期手术取尽结石术,3例Ⅰ期手术后行ESWL排尽结石,1例术中转开放手术。碎石清石时间45~92min,平均63min。肾造瘘术后7~12d拔出肾造瘘管,4周拔出双J管。全组病人术中及术后为发现严重感染及大量失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应用钬激光可以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患者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5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术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术中、术后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术后出血,51例出血患者经积极处理均好转.20例经牵拉三腔气囊尿管压迫膀胱颈止血、加快膀胱冲洗及抽吸血块、解痉、输血等一般处理好转;30例电切镜下止血后好转;1例行开放手术止血好转.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及认真止血,术后准确的判断和正确及时的处理,对前列腺术后出血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