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5年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应用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上颌前牙区种植治疗患者234例,共植人种植体354颗.随访7~62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检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5年累计存留率(寿命表法),骨吸收情况(方差分析),软组织及美学效果.结果: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5年累计存留率为97.9%;不同术式下种植体存留率无显著差异(P=1.00):种植体周垂直骨吸收量各年份相比无显著差异(P=0.88);19.8%的患者牙问乳头达到Jemt分级3分.91.7%患者对种植修复表示满意.结论:上颌前牙区行种植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人牙周韧带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干细胞(stem cell)是指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可存在处于不同分化等级的干细胞。我们对牙周韧带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脂肪化及矿化诱导,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资料和方法:选取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完好牙齿,刮取根中1/3牙周膜,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得到牙周韧带细胞,待细胞达一定量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牙周韧带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检测第三代PDLSCs波形蛋白和角蛋白表达,体外进行脂肪化及矿化诱导后对各克隆从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蚀和微弧氧化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纯钛表面处理后进行烤瓷,观察其表面粗糙度并分析其钛瓷结合强度。方法:将50个纯钛试片(25mm×5mmx0.5mm)随机均分为5组,表面用碳化硅砂纸抛光后110μmA12O3进行喷砂处理,再进行喷砂、酸蚀、微弧氧化、酸蚀后微弧氧化及微弧氧化后酸蚀处理分别为A到E组,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各组的粗糙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表面形貌。行瓷粉烧结(厚度控制在1mm),然后对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扫描电镜观察钛瓷分离面的的表面形貌。结果:酸蚀使纹路更清晰,粗糙度增加。C组纯钛表面形成许多孔洞,孔洞较大,大小基本一致。C组除大孔洞外还存在许多小孔洞,均匀致密。D组表面孔洞大小不一,较致密,存在凹陷,边缘不规则,个别相邻孔洞之间可见微裂纹。与喷砂相比,微弧氧化处理使纯钛与瓷的结合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酸蚀处理的钛表面与瓷的结合强度增加,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蚀和微弧氧化联合处理与单独微弧氧化处理钛瓷间的结合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微弧氧化处理更利于钛瓷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XTT减低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晶紫含量测定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的影响,并以结晶紫染色观察生物膜形态。结果:在0.62mg/ml抗菌剂应用液中,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及生物量分别减少(96.1±3.0)%和(95.4±2.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物膜没有形成。结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邻[牙合]缺损的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将50颗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10颗。A组(对照组):完整离体牙,不做任何处理。其它四组(实验组)样本牙经根管治疗并制备邻骀缺损。B组:光固化树脂直接充填;C组:树脂充填+铸造全冠修复;D组:铸造桩核+铸造全冠修复;E组: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全冠修复。所有样本牙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与牙体长轴成30°角、lmm/min速度加载直至样本折裂,记录样本折裂时的载荷数值与折裂模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C、D、E组的折裂载荷分别为(952.93±102.03)、(383.97±46.31)、(733.51±54.94)、(604.76±123.73)和(893.44±87.08)N。五组之间两两比较,只有A、E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C、D、E组产生不可修复性折裂(根折位于包埋树脂平面以下)的样本数分别为0、2、1、9、3,其中D组牙体的折裂模式与其它三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剩余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桩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可作为邻[牙合]缺损的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的优选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dccag3在高脂环境中通过Wnt信号通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成骨分化以及高脂血症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能力。 方法 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及高脂环境培养BMSCs并进行成骨诱导,慢病毒载体过表达/沉默结肠癌抗原3(Sdccag3)的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Micro-CT以及硬组织切片HE染色、油红O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高脂环境中Sdccag3对大鼠骨代谢以及BMSCs分化平衡的影响。 结果 高脂成骨诱导BMSCs后过表达Sdccag3,下调成脂分化指标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并上调Wnt信号通路标志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5(LRP5)、LRP6、β-catenin及Wnt5a、Wnt5b,上调成骨分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 Runt相关的转录因子2(Runx2);在高脂血症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过表达Sdccag3可上调Wnt信号通路标志基因并抑制周围脂形成,沉默LRP5会下调Sdccag3、成骨分化指标,上调成脂分化指标,与沉默Sdccag3表达一致。 结论 高脂血症促进种植体周围脂肪形成并抑制Sdccag3表达;过表达Sdccag3抑制BMSCs成脂分化并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种植体周围的成脂,促进成骨,促进Wnt信号通路标志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可通过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失衡;激活癌基因和使抑癌基因失活、突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端粒酶活化等方式,使细胞出现肿瘤性转化,甚至导致胃癌的发生。但上述致癌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及根管重塑对漏斗形根管下颌前磨牙抗折特性的影响。方法将36颗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9颗。A、B、C组设为实验组,预备成漏斗形根管,A组用预成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核修复,B组用预成钛合金平行螺纹桩复合树脂核修复,C组用复合树脂根管重塑铸造桩核修复;D组(对照组)采用正常根管预备,行铸造桩核修复。桩核修复后,4组均行铸造全冠修复。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与牙体长轴成30°方向,以1 mm·min-1速度加载至样本折裂,分析4组样本的抗折载荷和折裂模式。折裂模式分为可修复性和不可修复性。对抗折载荷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折裂模式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A、B、C、D组的抗折载荷分别为(1.39±0.56)、(1.17±0.40)、(1.21±0.30)、(1.31±0.56)kN,4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产生不可修复性折裂的样本分别为6、8、9、9颗,4组间折裂模式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桩核系统对下颌前磨牙漏斗形根管残根的抗折特性没有影响,复合树脂重塑可作为漏斗形根管残根修复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泰市农村居民口腔卫生习惯及就医情况,为在当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客观指导资料。方法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于2012年10-12月对新泰市农村各年龄段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新泰市农村居民27.42%每天刷牙2次以上,20.33%每次刷牙3min以上,30.95%每3个月更换牙刷,12.09%偶尔或经常与他人共用牙具,26.37%饭后从不清理口腔;有牙列缺损情况者34.45%已修复;28.57%居民患病后希望到省级或地市级医院进行治疗,35.71%选择县级医院口腔科,34.35%选择乡镇医院口腔科或乡镇私人口腔诊所,1.37%选择游医(如集市摆摊牙医)。结论新泰市农村居民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就医率较低,现状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大鼠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界面的微观形态和微观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12周建模成功后,将种植体植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股骨,在植入后的1、3和5 d分别取材,制作硬组织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界面的微观形态的动态变化,通过X射线能谱仪分析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界面的微观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成骨细胞少于对照组(P<0.05),Ca/P原子个数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破骨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O元素的原子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种植体至骨组织Ti元素的原子百分比逐渐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Ti的渗透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脂血症大鼠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界面成骨细胞和Ca、P沉积减少,破骨细胞增多,高脂血症抑制种植体早期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