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64篇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正> 耿马县位于我省西部边境,与缅甸接壤,地理位置甚为重要。蚊虫为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各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为了解该县蚊虫种群分布情况,我们于1997年8月对耿马县孟定镇和贺派乡进行了蚊虫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 调查者持手电筒和吸蚊器于夜间蚊虫活动高峰期捕捉农村人房及牛圈周围蚊虫。冷冻致死后,解剖镜下分类计数。2 结果2.1 蚊虫种群组成 共捕获19种蚊虫,其中库蚊属7种,按蚊属8种,伊蚊属3种,阿蚊属1种(见表1、2)。蚊种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52.
摘 要目的:探究胃蛋白酶原、胃泌素 –17 与胃食管反流(GERD)病情进展的关系。 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 GERD 患者,按检查结果分为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组、糜烂性食管炎(EE) 组和 Barrett 食管(BE)组,各 50 例,使用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Ⅱ 及胃泌素 –17 水平,分析其与 GERD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Ⅱ 及胃泌素 –17 诊断 GERD 的效能。 结果:三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 及胃泌素 –17 水平:BE 组> EE 组> NERD 组,胃蛋白酶原 Ⅱ 水平:NERD 组> EE 组 > BE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蛋白酶原 Ⅰ、胃泌素 –17 与 GERD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胃蛋白酶原 Ⅱ 与 GERD 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 结果显示,胃蛋白酶 原 Ⅰ 截断值为> 136.98 μg·L-1,诊断 GERD 曲线下面积 0.788,灵敏度 84.00 %,特异度 74.00 %;胃蛋白酶原 Ⅱ 截断值为 ≤ 7.99 μg·L-1,诊断 GERD 曲线下面积 0.698,灵敏度 70.00 %,特异度 78.00 %;胃泌素 –17 截断值为> 2.55 pmol·L-1 , 诊断 GERD 曲线下面积 0.848,灵敏度 85.00 %,特异度 88.00 %。 结论:GERD 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胃蛋白酶原 Ⅰ 及胃泌素 –17 水平上升,胃蛋白酶原 Ⅱ 降低,且以上指标诊断 GERD 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因其具有方便、廉价的优点,有望成为筛 查 GERD 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掌握滇西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调查.方法 收集滇西本病疫情资料,并在该地区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滇西地区2004和2005年共报告病例41例,占全省同期发病数的40.59%.主要发病地区为祥云、兰坪、古城、永胜、宁蒗、宾川、巍山、弥渡、大理市(县、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81%.2004和2005年在玉龙、古城、永胜、宾川、祥云、大理、澜沧、景东、龙陵、盈江、腾冲、昌宁、宁蒗县和兰坪县(市、区)采集到16种1 825份鼠肺标本,鼠间汉坦病带毒率为2.47%.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大足鼠、高山姬鼠和臭鼩鼱.结论 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滇西疫区正在扩大,应采取以灭家鼠和健康人群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本奈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本奈特骨折患者33例,通过手术克氏针固定,术后配合中药内服,中药薰洗和外敷等治疗手段予以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9周,中位数6周。无延迟愈合、克氏针退出、折弯等并发症发生。采用TAM系统评定法评定疗效,优26例、良5例、可2例。结论:手术克氏针固定配合中医药在治疗本奈特骨折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 (liposome prostaglandin E1,Lipo PGE1)对扩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小型猪背部扩张随意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Lipo PGE1干预组)及对照组.在其背部形成8 cm×2 cm扩张皮瓣,通过不同时间远端扩张皮瓣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酶(MPO)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皮瓣微血管密度(MVD)、皮瓣存活率和皮温测定,观察Lipo PGE1对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MPO及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MV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皮肤温度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Lipo PGE1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扩张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云南省勐海县恙虫病流行状况。方法 2011年6 9月,在勐海县采集恙虫病临床诊断和疑似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标本,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患者凝血块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t)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患者血清中Ot-IgG抗体。结果 36例急性期患者凝血块标本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Ot核酸阳性25份,其中14份阳性标本被克隆和测序。同源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勐海县14株Ot的groEL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9%~100%,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它们与来自GenBank的BJTZ-OT-O39、AH-GD-OT-S6、UT213、Kato和SH205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亲缘关系。17例病例双份血清经IFA检测,其中11例病例的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大于急性期血清4倍及以上。根据检测结果,26例病例被诊断为恙虫病(分子诊断15例和血清学诊断11例)。结论首次经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证实勐海县存在恙虫病流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勐海县Ot流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点和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7.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云南白纹伊蚊建立的实验种群,进行了吸血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白纹伊蚊具有再次吸血的特性,第一次吸血后6-7天再次吸血率高达100%。每只蚊虫平均吸血量为1.3570-1.4820mg。吸血温度在15-40℃之间,最适吸血湿度-30℃。每次吸血所需时间2-19分种。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发热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从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从澜沧县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1株巴泰(Batai)病毒,从思茅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迷走按蚊等蚊虫中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血清抗体检查,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0%(3/120),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5/120);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健康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3%(11/571),其中澜沧、思茅、景洪、勐腊和勐海的阳性率依次为4.55%(6/132)、0.89%(1/112)、1.25%(2/160)、1.96%(2/102)和0.00%(0/65);西双版纳发热病人和脑炎病人血清中还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结论云南省分布有经蚊虫传播的辛德毕斯、巴泰和Colti病毒。当地人群中也存在该病毒自然感染。今后应加强这3种虫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9.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子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畅、尿不净,严重者尿潴留甚至累及肾脏功能。该病至今无特效药物医治,严重者必须手术治疗,患者有一定痛苦。我院自1988年开始应用生命信息仪SMS—05型洗浴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2例,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