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色库蚊种群内禀增长能力(γm)依赖于它的繁殖力、寿命和发育速率,其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取决于该蚊本身内在的生物学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自然界内对中华按蚊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和自制的工具。结果:求出各项参数值如下:孵化率为69.5294%,雌蚊和雄蚊存活率分别为54.03%和6.17%,发育历期为13.7417d,雌蚊和雄蚊预期寿命分别为2.143d和0.7147d。结论:自然界内中华按蚊具有极大的传疟能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血淋巴中产生抗菌物质的动力学变化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抑菌圈法。以60Coγ射线,活的大肠杆菌及热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生理盐水为诱导源,均能诱导出家蝇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结果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的活性大小不同,达到最大活性的时间不同,抗菌特性亦有差异。经热灭活细菌诱导的抗菌物质抗菌活性大,抗菌种类多。同时,未经诱导的家蝇血淋巴也有抗菌活性。结论 抗菌物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983年7、8月和1984年7、8月,在郑州市郊进行了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调查研究。以获得的各项数据,引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年该蚊第六、七、八世代的净增殖率和有关种群参数值。与该蚊实验种群相应参数做比较,除12天后成蚊存活百分比和平均世代周期长相近外、其余各参数值均明显偏低、说明野外自然因素和天敌对中华按蚊所构成的环境阻力是相当大的。该蚊自然种群动力学参数值的求出对防蚊灭疟策略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次提出求最后产卵日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中华按蚊生命表的特征。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生命表的方法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地区中华按蚊除了不同性别蚊的预期寿命差别有显著性外(P〈0.01),其他各项生命表参数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地理株的中华按蚊生命表特性很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潜在能力。方法采用媒介能量诸因素定量调查和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结果计算出中华按蚊叮人率、人血指数、叮人习性、经产蚊比率、生殖营养周期、每日存活率、预期寿命、孢子增殖时间、有传疟性蚊的比率,预期传疟蚊寿命、媒介能量等参数值。结论每年7月下旬、8月上、中旬郑州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最高,潜在存在着间日疟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的繁衍动力学。方法采用自然调查和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结果求出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1998年第6代的净增殖率Ro为3.522O,平均世代周期T为22.9420d,增长能力rc为O.0549,有限增殖速率λ为1.0564,种群增长1倍的时间t为12.6256d,雌蚊预期寿命ex为5.5加3d,瞬时出生率b为0.0620,瞬时死亡率d为0.0071,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占98.2988%,成蚊占1.7012%。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的预测预报及防蚊灭疟策略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中华按蚊自然净增殖率和其他种群动力学参数。方法:于1993年、1994年的7~8月份,在郑州郊区的水塘和稻田内,以实验种群动力学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中华按蚊的净增殖率和其他种群参数值,并和实验种群参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和实验种群动力学相比,除了平均世代周期长和12 d后成蚊存活百分比相近外,其余各项参数值明显偏低。结论:野外自然因素和天敌对中华按蚊所构成的环境阻力是很大的。计算出该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参数值对防蚊灭疟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能在自然界大型水体和旷野中对中华按蚊种群进行研究。方法:研制出适合于稻田浅水定量研究的实验简,适合于深水的实验网和接近自然状态的大实验笼。应用这些工具进行了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结果:利用系列研究工具定量研究出1988年第8代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命表。求出各发育历期的死亡数和死亡因素,死亡率,存活率和死亡因素k值,分析出各发育阶段的关键死亡因素,计算下代预计产卵量为8288粒,种群趋势指数I为6.3027。结论:系列研究工具使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郑州中华按蚊第9代种群数量还趋于增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