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正>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是近年来才引起国内学者重视的一种能引起人群胃肠炎的病原菌,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疼、腹泻、发烧等。但目前国内从胃肠炎患者分离到本菌的尚不多,我省除曾在切除兰尾炎患者的病理标本中及动物粪便中分离到本菌株外,尚未见到直接从腹泻病人  相似文献   
82.
采用益气通利汤治疗产后尿潴留,经56例患者临床观察,有效率为100%,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不同药性中药成分对尿酸重吸收转运体尿酸转运蛋白1(URA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4(OAT4)的抑制作用及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OAT4、URAT1过表达单克隆细胞株(MDCK-hOAT4、HEK293-hURAT1),检测各药性中药单体对OAT4、URAT1的抑制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运用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制备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研究原儿茶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结果苦味药中的川陈皮素,甘味药中的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对OAT4抑制作用较强,IC50分别是0.556、18.40、6.831、6.825μmol/L。酸味药中的原儿茶酸、甘味药中的甘草素对URAT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是7.709、14.540μmol/L。甘草素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增加尿酸排泄量,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含量。结论川陈皮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对OAT4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儿茶酸、甘草素对URAT1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甘草素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OAT4、URAT1对尿酸的重吸收,并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构建疏风解毒胶囊抗炎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探究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疏风解毒胶囊不同配比样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对疏风解毒胶囊中8味中材随机采样得到不同配比组,测定各配比样品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 7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抑制率,将中效信息与各样品MS指纹图谱化学信息用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得出各色谱峰对抗炎活性的影响程度,建立谱效关系。结果通过建立的最佳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14个特征峰与疏风解毒胶囊抗炎活性显著相关。结论通过谱效研究,推测疏风解毒胶囊发挥抗炎作用的中效物质基础可能为包括大黄酸、大黄素、马鞭中苷、毛蕊花糖苷、松脂素-β-D-葡萄糖苷、连翘酯苷A、虎杖苷等在内的1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85.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20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特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20例,男356例,女164例;年龄7~75岁,平均(43.2 19.8)岁;车祸伤360例(69.2%),摔伤74例(14.2%),坠落伤42例(8.1%),打击伤38例(7.3%);GCS评分3~5分者153例,6~8分者367例;加速伤123例,减速伤208例,旋转复合伤189例;脑挫裂伤229例,脑内血肿96例,硬膜外血肿189例,硬膜下血肿116例,脑肿胀10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21例,颅骨骨折124例,结合临床诊断颅底骨折317例.  相似文献   
86.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是中药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突破制约中医药理论和中药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以六经头痛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研究,通过药材、成品以及口服入血成分的辨识和表征,阐释了六经头痛片的化学物质组,进一步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实验以及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和明确了主要药效物质基础;通过与头痛相关的整体及动物模型、离体器官、细胞、相关功能受体以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揭示六经头痛片的作用机制;通过拆方研究并与同类中药以及化学药比较,阐释该药的组方特点和配伍规律,提炼和发现其作用特点、比较优势和临床核心价值;通过从化学物质组的辨识与指认、成品质量信息的各原料药材的来源与归属、多指标成分的定量测定、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以及多批样品测定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六经头痛片的药材与成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有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保证产品的质量均一、稳定、可控。为该品种的临床推广应用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并为其他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中药复方制剂六经头痛片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为确定六经头痛片药效物质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ig给予六经头痛片后的大鼠血浆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六经头痛片体外样品、给药组血浆、空白组血浆的总离子流图、提取离子流图及质谱图等信息,鉴定了含药血浆中出现的46个移行成分,包括葛根素等24个吸收原型成分及22个代谢产物。结论血浆中检测到的吸收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可能是六经头痛片的真正活性成分,为明确六经头痛片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女贞子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为女贞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24 nm,建立女贞子指纹图谱,采用HPLC-Q/TOF-MS~E指认共有峰,并同时测定红景天苷、松果菊苷、特女贞苷、橄榄苦苷4种成分的量。结果建立了女贞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2个色谱峰,10批样品相似度在0.994~1.000;红景天苷、松果菊苷、特女贞苷、橄榄苦苷4个被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0%、98.99%、97.03%和100.5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和评价女贞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9.
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脑出血、颅脑肿瘤等术后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行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手术81例,现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