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评估家装材料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合物体外条件下对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所致的急性毒性。方法选取装修材料中常见的12种挥发性有机物及其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液体染毒方式处理细胞,检测染毒后细胞的LC50、克隆存活、活性氧(ROS)产生和胞外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确定VOCs混合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各VOCs作用于细胞后,其LC50值由0.70 g/L到22.80 g/L不等,而VOCs混合物细胞的LC50和克隆存活的LC50分别为0.82 g/L和0.30 g/L,毒性明显升高,展示出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毒性特质,表明VOCs混合物的毒性效应是12种成分毒性效应的联合作用(协同、加强、超相加)的结果。同时VOCs混合物还诱导BEAS-2B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OH和O2.-,使胞外LDH升高,且各效应与毒物作用剂量成正相关关系。结论VOCs混合物细胞毒性明显升高,表现为各成分的联合作用。它可诱导BEAS-2B细胞产生活性氧(ROS),引起细胞膜受损而死亡。且VOC混合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在高剂量时呈现细胞致死效应,较低剂量时呈现一种细胞转化效应。  相似文献   
82.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已有60余年历史,全球200余万例甲亢患者接受了131碘治疗,国内已超过20万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大量实践和系统长期随访证明,131碘治疗甲亢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成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是我国第一批开展131碘治疗G ravers甲亢的单位之一,50多年的临床工作治愈了大量的患者。放射性131碘是一种放射性药物,它除了带有放射性以外,在机体内与我们进食的碘一样参与正常新陈代谢。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碘的功能,甲亢时,甲状腺…  相似文献   
83.
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体育运动疗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量表评定,并统计分析。结果:经过4周的运动治疗,患者在SANS中,情感平淡及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GAS中总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运动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4.
85.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具有较强增殖分化能力,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有望成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的首选细胞。但是,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静脉移植的安全性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安全性。 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外分离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5×106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体积为1 mL;阴性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相同体积50 g/L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后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症状,14 d后解剖动物,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脏器病理学检查及脏器质量测定。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细胞移植组大鼠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光镜下形态学差别。结果提示Wistar大鼠一次性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移植对受者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结核病是否为活动性方面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87例住院患者(结核性疾病患者128例,其中活动性结核组103例,陈旧性结核组25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459例,免疫损害组241例,非免疫损害组218例)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T-SPOT.TB、病理、PPD、抗酸杆菌涂片及Mtb-Ab等的结果,数据采用SPSS 16.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87例T-SPOT.TB阳性者中确诊结核病患者106例,阳性预测值56.68%(106/187),400例阴性者中确诊非结核病患者378例,阴性预测值 94.50%(378/400)。587例中共确诊结核性疾病128例,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2.81%(106/128),均高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35.71%(30/84)、抗酸杆菌涂片8.74%(9/103)及结核抗体(Mtb-Ab)14.06%(9/64)的敏感度,活动性与陈旧性结核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3.20%(96/103)和40.00% (10/25);459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中免疫损害组与非免疫损害组T-SPOT.TB的检测特异度分别为71.37%(172/241)和94.50%(206/218)。结核性胸膜炎及腹膜炎患者T-SPOT.TB的敏感度为100.00%(37/37)。活动性结核与陈旧性结核病患者混合肽ESAT-6和CFP-10总SFCs计数中位数分别为502个/106 PBMCs和430个/106 PBMCs, 四分位数间距(P25, P75)分别为(217个/106 PBMCs,1287个/106 PBMCs)和(140个/106 PBMCs,1303个/106 PBMCs),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29.5,P=0.585)。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混合肽ESAT-6和CFP-10总SFC中位数分别为456个/106 PBMCs和528个/106 PBMCs, 四分位数间距(P25, P75)分别为(264个/106 PBMCs,950个/106 PBMCs)和(186个/106 PBMCs,1244个/106 PBMC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83.0,P=0.871)。 结论 T-SPOT.TB在低风险人群中检测的特异度较好,而在有潜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降低,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检测的敏感度较高,与PPD、抗酸杆菌涂片及Mtb-Ab相比,敏感度较高,但对鉴别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7.
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调查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失调率及其分布,为探讨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现况调查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感觉统合诊断表调查北京市城近郊区有代表性的15所幼儿园及部分散居幼儿。结果:1526名3-6岁幼儿的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8.5%,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8.9%,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9.4%。男孩和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28.3%和30.7%。各项轻度和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是值得重视的儿童发育问题,若早期干预,可全面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8.
甲醛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染色体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为探讨染色体不稳定性与细胞恶性转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化学致癌的机制,本研究以甲醛为诱导剂,研究化学致癌物甲醛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后,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用甲醛作为诱导剂,以液体染毒方式处理细胞,检测染毒后细胞的LC50,以低剂量(20% LC50)对细胞进行诱导并筛选诱导克隆。然后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G带染色法)考察染毒后甲醛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染色体畸变的情况。 结果: 甲醛作用后,诱导细胞的核型由2倍体转化为近2倍体、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等核型同时存在。诱导细胞染色体稳定性降低,呈现大量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丢失、内复制、易位、断裂、双/三着丝粒,同时伴有大量非稳定性畸变。 结论: 甲醛可影响BEAS-2B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使其发生畸变并最终使细胞向恶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9.
延胡索醇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延胡索是罂栗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苦辛,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延胡索主含生物碱,其中以有效成分之一延胡索乙素的止痛效果较好,延胡索乙素具有显的镇痛、催眠作用。笔为了探索延胡索的药物提取工艺,以延胡索乙素提取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延胡索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此工艺对含有延胡索药材的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探讨化学致癌的机制,揭示恶性转化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考察甲醛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转化和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甲醛作为诱导剂,以液体染毒后测定BEAS-2B细胞的LC50,以低剂量(20% LC50)对细胞进行诱导,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改变并筛选诱导克隆.然后用细胞遗传学方法(G带染色法)考察诱导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情况.结果甲醛作用后细胞生长速度加快,且呈现无限增殖趋势.在后期(15代)具有很强的锚着独立性生长能力,表明诱导细胞已发生慢性转化.诱导细胞核型由2倍体转化为近2倍体、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等核型同时存在,染色体稳定性降低,呈现丢失、内复制、易位、断裂、双/三着丝粒,并伴有大量非稳定性畸变. 结论甲醛可使BEAS-2B细胞发生转化,并影响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使其发生畸变并向恶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