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门诊护理服务是医院的窗口,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提高患者就医感受的重要环节。医院门诊情景模拟培训是收集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在特设的情景扮演中容易把学到的好的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工作热情,纠正不良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1 病例介绍患者,女,24岁,以“间断四肢无力4年余”入院。患者2017年间断出现四肢无力,伴四肢麻木及多汗,偶有双手搐搦,呈爪型,无法伸展。患者自诉多于感冒及腹泻后出现上述症状,伴心慌、手抖。曾查血钾2.2 mmol/L,于外院诊断为“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给予“氯化钾缓释片(3 g/d)”补钾,并给予“丙硫氧嘧啶片(50 mg, 3次/d)”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甲状腺功能正常。血钾仍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为防治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0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血清HBV标志物,肝功能及临床转归。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5.06∶1;发病年龄主要为20~59岁,占93.57%。全部患者中有96.34%既往未曾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既往接种史不详。性接触传播为重要途径之一,共27例,占24.77%。临床治愈率高达94.50%。全部患者入院时抗-HBc IgM为(20.38±8.41)S/CO,HBV DNA为(4.27±1.12)lg拷贝/mL,ALT水平为(1404.98±906.22)IU/L,TBil为(95.24±69.03)μ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22.87±10.16)d;血清HBsAg转阴时间为(13.87±10.14)d,HBV DNA转阴时间为(10.05±9.66)d。结论成年人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传播途径是目前成人急性乙型肝炎重要感染途径之一,建议成人和高危人群开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以降低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比较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与瘦型健康人群的临床数据和血清脂质差异。方法 收集瘦型NAFLD患者57例以及瘦型健康对照50例。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信息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Orbitrap MS)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脂质组学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型NAFLD组BMI显著高于瘦型对照组(P<0.01)。瘦型NAFLD组WBC、RBC、HGB、HCT、肌酐、尿酸、γ-GT、ALT、TG分别为(6.10±1.57)×109/L、4.51(4.34,4.81)×1012/L、137(127,148)g/L、41.1(38.15,43.7)%、67(57.5,81)μmol/L、339.5(298.75,380)μmol/L、27(19,37)U/L、14.5(9,21.25)U/L、1.42(0.95,1.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外伤后综合症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在口服盐酸氟西汀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脑外伤综合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可行性,于1997年4~12月随机选择了本市342名8月龄婴儿进行了观察.所有入选婴儿被随机分成3组:第1组105人,皮下接种BRD-Ⅱ株风疹疫苗;第2组105人,分别在左、右上臂同时皮下接种BRD—Ⅱ株风疹疫苗和沪191株冻干麻疹疫苗;第3组132人,皮下接种沪191株冻干麻疹疫苗.在免疫前,第1组与第2组的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阳性率均为2.86%,几何平均滴度(GMT)均为1:1.06;第2组与第3组的麻疹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6%和5.30%,GMT分别为1:1.02和1:1.60.免疫后1个月,第1组与第2组的风疹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0%和99.05%,GMT分别为1:144.15和1:148.99,两者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第2组与第3组的麻疹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5%和97.73%,GMT分别为1:35.10和1:32.85,两者的差异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所有免疫的儿童均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反应.结果表明: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可产生与常规免疫相同的免疫应答,风疹疫苗初免月龄定于8月龄与麻疹疫苗联合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张思敏 《大家健康》2014,(1):310-3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ALL4在LNCaP、DU145、PC-3细胞系和RWPE-1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系中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ALL4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Gleason评分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ALL4蛋白在细胞中主要表达于胞浆,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株中SALL4蛋白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P<005),而SALL4 mRNA表达水平在4种细胞系中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LL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P<0.01)。SALL4蛋白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临床分期、预后及组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达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治疗前血清总PSA水平、前列腺体积及组织雄激素受体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ALL4蛋白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新的肿瘤标志物及评估其恶性程度、进展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张思敏  曾秀娟 《全科护理》2021,19(14):1990-1993
目的:探讨复发性淋巴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70例复发淋巴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复发性淋巴瘤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5.10±11.38)分,处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量表呈负相关(P<0.05),与应对方式量表中的回避与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5),与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复发性淋巴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有相关性,应提高病人对社会支持资源的利用,指导病人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