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张国骏  史丽萍  焦锟 《陕西中医》2007,28(6):762-763
《伤寒论》的原文绝大多数是源自临床的,可以说是对大量病案总结、积累的升华,近两千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临床。由于不同的原文其所依据的临床资料不尽相同,所以其指导意义也就不尽相同。其中,有些原文是对同类疾病(无论何证)的共性总结;有些原文是对具有不尽相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2.
刘昉为宋代著名的儿科学家。所著《幼幼新书》40卷,设667门,计一百数十余万言,是中国古代儿科学中一部巨著。内容包括:儿科总论、病源形色、胎教、调理、摄护、初生疾病、先天疾病、内科杂病。其学术贡献:首次全面收集整理儿科文献:不仅搜罗广博,而且对所征引儿科古籍文献进行了校注,并保存了大量古医籍佚文。构建儿科学学术体系。荟萃儿科学术精华:不管是先贤古论,还是近世方论,甚至民间秘诀,凡是儿科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试验《,幼幼新书》无不兼收并蓄,诸家并存。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阳明腑实证患者内毒素、炎症介质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阳明腑实证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作为中药组,检测入院时及治疗后3d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阳明腑实证患者经治疗后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尤以中药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具有调节作用,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变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4.
通过比较《伤寒论》第21条与第177条原文的异同,探讨炙甘草汤的适用证候及配伍意义.基于诠释学文本内部循环方法分析,炙甘草汤药物组成应该分为:桂枝去芍药汤和滋阴养血两部分,其主要功用是“通阳养血”.  相似文献   
115.
张国骏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多采用清热利湿法,泻三焦、通肠腑、利水湿;邪熏蒸于肌表者顺其病势,宣发透表,宣利肺气,散在表之湿热秽浊之邪;湿热与气血相搏,阻滞经络者,治以行气活血,通络祛瘀;病至后期治以健运中州,行气化湿.  相似文献   
116.
以"体用一源"的整体恒动观角度来纵横经纬探讨阴阳的气交变化模式,纵观指探求本体实质,为阴阳气交生万物之建立与构成模型,横观指推求运用规律,为阴阳气交的发展与演化模型。体用定义主要包括广义的"整体功用"和狭义的"体阴用阳"。  相似文献   
117.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课程之一,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线下考试变为线上考试,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我校“线上线下同质等效”考试原则指导下,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付诸实践。本次线上考试锻炼了教师能力,完善了考核体系,更新了考核方式,丰富了考核内涵,为伤寒论课程考核评价理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陈阔  姜丁荣  张国骏 《河南中医》2014,(11):2093-2094
桂枝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外感中风表证经典方剂,王志刚主任运用该方治疗体虚内寒诸证,如心阳虚、脾阳虚、卫阳虚、寒凝经脉等,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9.
仲景治疗寒湿类下利有四法:和胃法,从调理脾胃入手,治下利之寒湿之象不显著者,方用半夏泻心汤;温阳法,温补脾肾之阳,治疗下利之寒象较重者,方用理中汤;涩肠法,涩肠止泻,治标为先,用于久泻久利或下利较急迫者,方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利小便法,利小便以实大便,用治下利兼小便不利或寒湿偏重者,方用五苓散。  相似文献   
120.
临床上,“虚不受补”是指一些虚证患者服用补药后不但症状不缓解,反而出现诸如口舌生疮、咽干舌燥、燥热汗多等“上火”反应。“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世铎《本草新编》,后世医家对其原因多有发挥,主要观点包括: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②补不对证;③虚实夹杂,只补不清;④脾胃衰败,不能运药;⑤特殊体质,药物过敏。天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张国骏教授潜心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对“虚不受补”有独到见解,临证应用补法时灵活结合它法,有效避免“不受补”现象的发生。笔者有幸侍诊其旁,获益匪浅。现将张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