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352篇
药学   1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方法: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31例12岁以下儿童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龄8.1±2.3岁(4~12岁),胸椎结核14例,胸腰段结核9例,腰椎结核8例。术前Frankel瘫痪分级,B级3例,C级6例,D级11例,E级11例。对仅有1个椎体部分破坏或椎体周围冷脓肿,脊柱稳定者,行前路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本组3例;对椎体破坏较重或椎体破坏数量2个以上伴较重的后凸畸形者,行经后路前柱结核病灶清除,截骨矫形,钛网/异体或自体骨前柱支撑+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本组18例;对于结核病灶破坏椎体严重,椎体破坏3个以上,冷脓肿蔓延广泛,同时伴有严重的后凸畸形者,行联合前后路手术,本组5例;对于冷脓肿以及脊柱结核破坏病灶较少,以严重后凸畸形为主要表现者,行后路截骨矫形术,本组4例;对于仅有较大冷脓肿,椎体破坏轻微者,行单纯病灶清除术,本组1例。采用X线、三维CT扫描、MRI等影像学手段评估内固定情况、畸形矫正与丢失、植骨融合效果、邻近节段畸形发生情况以及应用VAS评分、ODI评分、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手术效果。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8±11个月(12~52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提高1~2级以上,分别为C级2例,D级3例,E级26例。VAS从术前的7.6±1.1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1±1.4分;ODI评分从术前的75.3±12.1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6.2±12.4;病椎平均后凸Cobb角从术前的56.0°±2.5°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35°±1.9°,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所有病例通过二维CT证实全部骨性融合,平均骨愈合时间为6.1±1.1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2%(10/31):其中后凸畸形加重3例,交界性后凸畸形5例,椎弓根切割1例,结核复发1例;并发症病例和无并发症病例比较,其平均年龄较小,病变节段数较多,病程较长。上述病例经延长固定节段和翻修手术全部治愈。结论: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可取得较好效果,主要并发症是出现交界性后凸畸形以及原有固定节段后凸畸形加重,其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的年龄、病变节段和范围、病程长短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Eaf2基因敲除小鼠中micro RNA的表达情况,以及Eaf2基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晶状体内micro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p EGFP-C1-Eaf2质粒过表达Eaf2基因,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icro RNA的表达情况;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Eaf2基因敲除小鼠micro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 EGFP-C1-Eaf2质粒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mi R-125b、let-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i R-204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Eaf2基因敲除小鼠mi R-125b、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i R-20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af2基因可能通过调控micro RNA的表达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在白内障发生中发挥晶状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比较超声、泌尿系平片(KUB)和螺旋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高效、无创的检查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194例,其中9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共203侧.所有患者均行超声、KUB和螺旋CT平扫检查,将3种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于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符合率100%,KUB诊断符合率为79.31%,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3.40%.螺旋CT平扫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KUB及超声,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UB及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增强螺旋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和KUB,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ssed on myeloid cells 1,sTREM-1)、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protein,HBP)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r cell,Treg)的影响。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血清HBP和sTREM-1水平、T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P=0.034)。两组APACHEⅡ评分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BP和sTREM-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HBP和sTRE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Th17和Treg(CD4+ CD25+、CD4+ CD25high)表达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Th17和Treg(CD4+ CD25+、CD4+ CD25high)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LT和FIB均显著升高,PT、APTT和TT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09)。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sTREM-1、HBP水平及Th17/Treg表达率,改善免疫、凝血功能,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55.
肺炎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免疫系统在脑卒中后肺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脑卒中后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后一系列炎症与免疫应答改变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减低,诱导抗炎因子生成,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改变。其机制可能是免疫抑制信号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交感肾上腺素轴和副交感神经系统3种途径作用于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发生改变,免疫功能下调。也有实验证明,脑卒中后免疫抑制具有脑保护作用。脑卒中后免疫抑制客观存在,其机制仍不清楚。对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的进一步研究,对减少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6.
急性肺栓塞(APE)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APE患者早期、快速的诊断及危险分层尤为重要。心电图(ECG)反映了APE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ECG改变与APE患者肺灌注缺损程度、右心室收缩功能、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有很好的相关性。本文对ECG各种波形改变及DanielECG评分与肺栓塞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旨在增强大家对ECG在肺栓塞危险分层中价值的了解。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卒中患者伴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人住ICU的10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SAP共30例(29.70%)。单因素分析显示:SAP组与非SAP组在年龄、糖尿病既往史、脑卒中既往史、卒中后吞咽困难、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既往史、卒中后吞咽困难及气管切开是本地区患者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中SAP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重视其防治。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危险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8.
【摘要】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重组技术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更好的管理SPN患者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并有病理结果的97例SPN患者,搜集可能影响SPN良恶性判断的因素资料。①一般临床情况及病史: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肿瘤史、家族肿瘤史、COPD病史、结核病史;②采用CT后处理重组技术获取肺结节的影像信息:位置、大小、瘤-肺界面、钙化、磨玻璃影(GGO)、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将上述18项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如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7例SPN患者中,恶性SPN 77例(79.4%),良性SPN 20例(20.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癌症史、家族肿瘤史、COPD病史、结核病史等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相比良性SPN,恶性SPN多位于肺上叶(χ2=18.853,P=0.000)、直径较大(χ2=11.959,P=0.003)、瘤-肺界面较粗糙(χ2=14.151,P=0.000)。此外,恶性SPN的GGO、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良性SPN(所有P<0.05),而恶性SPN的钙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良性SPN(χ2=19.532,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PN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结节大小(χ2=18.853,P=0.000)和GGO(χ2=18.853,P=0.000)。结论:SPN定性诊断时应重点观察结节位置、大小、瘤-肺界面、钙化、GGO、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等影像特点。结节大小、GGO为S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建立重组人皮肤模型用于评价药品包装材料原发性皮肤刺激性的标准。方法:用Epikutis?模型和EpiSkinTM模型对药品包装材料进行检测,对浸提介质、浓度、时间以及浸提液与模型的接触时间等条件进行选择,建立可行的标准。结果:取平整部位表面积600cm2,剪碎,加入大豆油100ml,37℃放置24h。使用Epikutis?模型或EpiSkinTM模型,按重组人皮肤模型皮肤刺激检测方法检测,组织活力平均值应大于80%。结论: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药品包装材料原发性皮肤刺激检测。  相似文献   
60.
目的:用BioOcularTM 角膜上皮模型EIT法评价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的眼刺激性。方法:采用BioOcularTM 角膜上皮模型EIT法对6批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并与Draize试验所得的结果相比较。结果:Draize法和BioOcularTM 角膜上皮模型EIT法所得眼刺激性结果均为无刺激性,与Draize法比较,BioOcularTM 角膜上皮模型EIT法与体内试验的分类一致性为100%(6/6)。 结论:三维重组角膜上皮模型 EIT法有潜力作为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眼刺激性试验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