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45篇
预防医学   413篇
药学   112篇
  6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对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贺湘玲张兵李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本文就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与小儿佝偻病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1994~1...  相似文献   
12.
张兵  钟秀玲 《现代护理》2006,12(22):2155-2156
对ICU有关收费问题引发的护患纠纷进行讨论分析,其原因来自于患者及护士两方面。防范对策:根据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实施弹性的探视制度;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加强管理并制定一次性护理用品登记表,防止多收多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观察预先给予利多卡因和异丙酚对哮喘大鼠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对哮喘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Ⅰ组)、哮喘组(Ⅱ组)、异丙酚组(Ⅲ组)和利多卡因组(Ⅳ组)。Ⅱ组、Ⅲ组、Ⅳ组大鼠用卵清蛋白辅以氢氧化铝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诱发哮喘。Ⅲ组、Ⅳ组在诱发前30 min分别从股静脉输注异丙酚50 mg·kg^-1·h^-1或利多卡因12 mg·kg^-1·h^-1。哮喘发作后10 min,采集动脉血行动脉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处死大鼠后,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T、NO浓度,计算NO/ET比值;取肺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CEC计数及W/D增加,Ⅱ组BALF中ET、NO浓度增高,NO/ET比值下降(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Ⅳ组CEC计数及W/D降低, BALF中ET、NO浓度下降,NO/ET比值升高(P<0.05)。Ⅱ组肺组织呈支气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表现,Ⅲ组、Ⅳ组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和异丙酚预先给药可通过降低肺组织ET、NO的水平、调节NO/ET的平衡,减轻了大鼠哮喘的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15.
背景:小胶质细胞极化参与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有效诱导小胶质细胞从M1促炎表型向M2抗炎表型极化,可以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目的:文章对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极化、小胶质细胞极化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调控策略以及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进行综述。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microglia,polarization,spinal cord injury,inflammation”,中文检索词为“小胶质细胞、极化、脊髓损伤、炎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0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①由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稳定而持续的炎症反应,对脊髓损伤的预后至关重要。②在生理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处于M0静止表型,但在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极化成M1促炎表型,导致神经组织修复能力降低和出现持续性神经炎症。③在脊髓损伤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调控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或至少向M2表型倾斜,有利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突触重塑、促进轴突再生和血管生成,是一种有效的调控策略。④截止到目前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临床药物、天然产物、miRNAs和靶点分子可调控小胶质细胞在M1和M2表型之间的转换,这为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过程中调控极化的详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电子显微镜技术对 4月胎龄组及 6月胎龄组水囊引产胎儿海马中段部位的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拍照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 :两组对象中均可见凋亡神经元 ,所见的凋亡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基本相同 ,即细胞核内有明显的染色质边集和凝结成块的现象 ,并可见核膜皱缩和扭曲。另外 ,6月组凋亡细胞的结构变化较 4月组更为明显。在 6月组细胞质内和核内均有小体出现 ,其他细胞器无显著变化。从而更进一步说明在胚胎海马发育中存在着神经元不同性质的死亡现象 -即正常死亡和凋亡。而且提出 6月组显现出更为明显的凋亡神经元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Wilson病(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其脾脏大小相关性,及脾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63例行脾切除术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行脾切除术前、后的病例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脾切除前后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脾脏大小相关性。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脾脏厚度与PLT(r=-0.54,P<0.001)呈负相关,与PT(r=0.28,P=0.026)、SOD(r=0.28,P=0.028)、TBA(r=0.30, P=0.017)、TBIL(r=0.36, P=0.004)呈正相关。脾脏长度与PLT(r=-0.37,P=0.003)呈负相关、与TBA(r=0.28,P=0.025)呈正相关。WD患者脾切除后SOD、ALB、PLT水平较术前升高,PT以及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术对WD合并脾亢患者的PLT下降具有改善作用,可部分改善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指标,并对改善凝血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医学模式的转变、农村乡村卫生组织发展、农村人民卫生需求的增长及农村初级保健持续深入等多个方面的需要,及在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较之在城市所具的多方面优势等进行论述和比较,就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较巡达农村有必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且是可行的,开展以全科医疗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农村卫生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重症颌面外伤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外伤临床常见,而伴有脑外伤及全身脏器损伤,且颌面伤又严重时,如何能全面兼顾而又不失时机地治疗颌面伤,防止后遗症,本文总结了1992年5月~1998年5月共5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放射工作人员热释光个人剂量主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