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激励教学法”在诊断学物理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励教学法”在诊断学物理诊断教学中的应用张伯科,郭学刚,张波,陈万平,王三虎,赵广建(第四军医大学710032)诊断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基本特点为实践性强,教学内容涉及的基础理论广泛,是学员学好其它临床课程的基础。长期以来,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肾内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STZ诱导的单侧肾切除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对照组、糖尿病组与依那普利给药组,每组 10只。8周末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肾组织与尿丙二醛(MDA)含量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应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组织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ED-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表达。 结果: 依那普利给药组大鼠肾重、肾重/体重、AER与肾小球面积、肾小球容积及系膜区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P<0.01);模型组肾组织和尿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依那普利可明显缓解这些变化(P<0.05);模型组肾小球ED-1阳性细胞数及 MCP-1、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给药组肾小球巨噬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 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可能与抑制肾内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构成谱的演变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997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 4 92例因原发性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以男性为主 (5 9.1 % ) ,平均年龄为 (2 8.2 4± 9.6 8)a ;2 0~ 39a为高发年龄段。除MsP外 ,病理类型仍以IgAN型为高 (1 9.9% )。FSGS检出率有增加趋势 ,而MN有下降趋势 (P =0 .0 0 0 0 )。病程以EnPGN最短 ,FSGS最长。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 (2 7.4 4 % ) ;各种临床表现的患者其病理类型多样。两组肉眼血尿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均为IgAN。MN、MPGN、MCD患者体内HBsAg的检出率高。结论 原发性肾脏疾病以男性青壮年多见 ,其中IgAN多见。各种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不一 ,各种临床表现的相应病理类型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RAP)对多柔比星诱导大鼠的肾纤维化模型中肾组织内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慢性肾纤维化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多柔比星肾病模型组(B组,10只)、RAP治疗组(C组,10只).实验开始第1、2周的第1天,给予B、C组大鼠多柔比星(4 mg/kg)尾静脉注射.自首次注射多柔比星之日起第2周末,C组给予RAP 1.5 mg/(kg·d)灌胃.首次给予多柔比星后7周末收集24 h尿标本后取肾组织标本.BCA法检测24 h尿蛋白,Masson染色并在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使用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评估肾脏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Ⅰ型胶原、CD45和CCR7蛋白表达.结果 B组24 h蛋白尿排出量明显高于A组[(568±102)mgvs(23±7)mg,P<0.01],光镜观察到肾小球系膜基质明显增多,肾小管多灶性萎缩和扩张,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CD45和CCR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1);C组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24 h蛋白尿排出量明显低于B组(P<0.01),Ⅰ型胶原、CD45和CCR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RAP可改善大鼠多柔比星诱导的肾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CCR7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以多柔比星诱导肾纤维化大鼠为对象,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慢性肾纤维化启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5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32).于第1、2周第1天给予多柔比星(4 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首次给药后第4、7、10、13周末收集血、尿标本,测定血甘油...  相似文献   
57.
168例肾活检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行肾穿刺肾脏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168例行自动肾活检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14~68(34.2±12.2)岁,以女性为主(56.5%).128例原发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占78例(61.4%),其次为肾病综合征46例(36.2%).原发性肾小...  相似文献   
58.
“三子三草汤”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以“三子三草汤”加常规西药为治疗组(51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8例)作疗效对照。临床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三子三草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可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