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护理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护理中的操作知识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剖学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护理解剖学的教学改革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学生视角从护理解剖学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考核形式改革三方面探讨高校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构建适合学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氦氖激光照射致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braindamage,HIBD),观察其对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HIBD提供新思路。方法:7d健康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激光非穴位照射组,缺血缺氧激光穴位照射组。常规苏木精-伊红、Nissl染色以及采用抗Brdu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激光穴位照射组与其他组相比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减轻,胞体内Nissl体丢失较少,海马齿状回Brdu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24.06±3.5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促进了海马齿状回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3.
目的:氦氖激光照射致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观察其对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HIBD提供新思路。方法:7d健康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激光非穴位照射组,缺血缺氧激光穴位照射组。常规苏木精-伊红、Nissl染色以及采用抗Brdu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激光穴位照射组与其他组相比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减轻,胞体内Nissl体丢失较少,海马齿状回Brdu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24.06&;#177;3.5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促进了海马齿状回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4.
目的: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需求,为构建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郑州市9个社区172名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需求主要集中于专业康复护理指导需求(3.85±0.682)、信息支持需求(3.63±0.542)和心理护理需求(3.43±0.537)。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对连续康复护理需求高;应充分考虑社区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需求,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操作普适性的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康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索应用复位后钢板内固定加中药外用熏蒸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8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24例对照组,采用复位后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治疗组,采用复位后钢板内固定加中药外用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加中药外用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位后钢板内固定加中药外用熏蒸治疗Pilon骨折患者,在功能恢复方面优于采用复位后钢板内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索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EV71基因特征.方法 对采集的重症手足口患者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后,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选取分离毒株,对其VP1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且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比较.结果 106例手足口重症患者,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47例阳性,47例核酸检测阳性标本病毒分离到19株毒株,对15株毒株VP1进行测序后,确定均为C4a亚型,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别为98.3%~99.7%,99.3%~100%.结论 2010-2011年银川市手足口重症病例EV71株均为C4a亚型,与2008年宁夏报道的流行亚型相一致,提示C4a亚型是近年来宁夏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亚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疗法联合椎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按摩手法治疗无效后,分为单纯椎管减压术对照组与中药联合椎管减压术治疗组两组。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80.6%,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中医疗法联合椎管减压术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纳玮  张伟宏  陈晓莉  张旭   《现代预防医学》2019,(14):2514-2517
目的 分析银川市2016 - 2017年手足口病(HFMD)CVA16亚型的序列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银川市HFM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qPCR技术,检测2016 - 2017年银川市哨点医院送检的880份疑似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和CVA16型核酸检测。随机选取每年5份CVA16标本,分离病毒,扩增VP1区基因片段病测序,对CVA16型的同源性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进化分析。结果 880份疑似标本中,阳性率为79.5%(700/880),其中CVA16阳性率为21.0%(147/880),2016年CVA16阳性率为40.3%(124/308);2017年CVA16阳性率为5.9%(23/392)。2016 - 2017年CVA16亚型发病高峰集中在2016年7月 - 12月,占全年CVA16阳性总数的86.3%(107例/124例),CVA16在2016年为优势亚型,而在2017为劣势亚型(P<0.01)。进化分析显示,10株CVA16与原型株(CVA16 - G10 - 195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5.9%~80.1%,10株间同源性为95.2%~99.7%,均集中于B2亚型进化分支,与中国大陆近年来CVA16流行的基因型一致。与同时期国内广东、福建、南京、云南等地的毒株序列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1分支。结论 银川市HFMD CVA16亚型流行年龄集中于<5岁儿童,流行时间分布特征明显。2016 - 2017年银川市CVA16毒株未出现独立进化,而是与国内其他省份处于1个共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59.
背景: 大量研究表明增强脑内源性神经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自我修复将成为治愈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价值的方法之一.目的:观察氦氖激光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脑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7 d龄健康Wistar新生大鼠,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后第2天开始,激光穴位照射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穴位选取顶骨正中的"百会"穴,以及第7颈椎与第1胸椎间、背部正中的"大椎"穴.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给予激光照射.于第2疗程结束后,用Y-型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随后制备脑海马切片,分别进行巢蛋白和微管关联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激光穴位照射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 < 0.05),但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②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激光治疗组齿状回内巢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P < 0.05),且激光治疗组增多幅度大于模型组(P < 0.05).③神经元特有结构蛋白的表达:激光治疗组大脑皮质微管关联蛋白2表达相当广泛,强阳性染成棕褐色的树突呈条索样、流星样放射状分布,海马各区锥体神经元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元排列比较整齐,树突连续阳性染色呈树枝状交叉分布于分子层.假手术组与激光治疗组染色所见无明显差别.模型组微管关联蛋白2表达明显减弱.结果提示激光治疗能够促进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达到学习记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6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髋关节的多发病,主要症状是髋关节固定性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跛行及下肢肌肉萎缩等,根据对其自然病程的研究,约80%未经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1~3年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其起病缓慢,病程长,甚至终身残废,是骨科疾病中的难治顽疾之一.目前,中医药对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识不断深入,以中医为主的综合疗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几年中医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