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3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目的探讨抗G蛋白偶联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致病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7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β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71例,2型糖尿病6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对糖尿病心肌病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为治疗组,阴性的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po,qd;硝酸异山梨醇酯(isosorbide dinitrate)10mg,po,tid;酒石酸美托洛尔(metororolol tartrate)25mg po,bid;双氯噻嗪12.5mgpo,qd;阿斯匹林100mg po,qd,分别观察阳性组和阴性组对心功能的影响,6~12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1受体阳性率为57.7%(41/71),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18.3%(11/60)及正常对照组17.5%(7/4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反映左室形态、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明显改善(P〈0.05),阳性组优于阴性组,阳性组总有效率为82.9%,阴性组56.7%。结论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2.
53.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对肌球蛋白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应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对心肌肌球蛋白免疫耐受 ,探索免疫耐受在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 ( n =2 0 )于实验第 1,14和 2 8天 3次以猪心肌球蛋白免疫 ,于第1次免疫 2 4h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2 2 0 mg/ kg;对照组 ( n =2 0 )按同样方法免疫 ,第 1次免疫 2 4h后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第 35天采集小鼠血清和取心脏标本 ,EL 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肌球蛋白抗体 ,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病变。结果 :实验组未检测出抗肌球蛋白抗体 ,对照组17例抗体阳性 ,阳性率 85 .5 %。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可见明显炎症病灶 :血管周围炎及心肌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未见以上病变。结论 :肌球蛋白可以引起小鼠免疫反应及心脏炎性改变 ;环磷酰胺可诱导小鼠对肌球蛋白产生免疫耐受 ,防止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基因表达及其活性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3-09/2004-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4只,其中24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每组12只;其余10只为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②辛伐他汀组术前1h给予药物辛伐他汀(40mg/kg)灌胃,以后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持续4周,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给以等量清水灌胃。③实验4周后,各组大鼠称质量后经尾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RNA表达和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明胶酶法测定。④各组均数间比较方差齐性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大鼠3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RNA表达: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表达:1.21±0.22,0.82±0.16,0.51±0.13,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0.98±0.20,0.65±0.14,0.43±0.13,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②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310±31,180±24,100,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280±29,160±22,100,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③血脂测定结果:3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①大鼠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②辛伐他汀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左心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mRNA表达及其活性,此改变不依赖其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其心肌酶谱(cTnI、CK、CK-MB、AST、LDH)及TNF-α表达水平,并监测其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浆TNF-α水平与心肌酶谱表达呈正相关(P<0.05),TNF-α仪表达与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呈正相关(P<0.05),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TNF-α水平较其他部位梗死患者高(均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TNF-α表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关系,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多的患者其TNF-α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56.
为了证实钙预适应对膨胀离体大鼠心室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具有抑制作用 ,采用Langendorff方法灌流离体大鼠心脏。用正常灌流液灌流平衡后 ,离体心被随机分为 4组 :牵张对照组 ,钙预适应组 ,钙预适应 +维拉帕米组和钙预适应 +格列本脲组。维拉帕米和格列本脲在灌流液中的浓度分别为 1μmol/L和 10 μmol/L ,对钙预适应进行干预后及时用正常灌流液将他们从离体心洗脱。将可充灌液体的乳胶球囊通过左房及二尖瓣置于左室 ,通过向乳胶球囊注射液体对左室进行膨胀 ,记录膨胀前和膨胀过程中左室心电图和左室压力、冠脉流量和心率 ,观察心电图ST段和T波的变化 ,并计算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由膨胀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通过乳胶球囊膨胀左室 ,使左室舒张末压增加相同的情况下 ,对照组心律失常总发生率达 10 0 % ,持续时间为 2 .5 6± 0 .4 6s ;钙预适应组较对照组心律失常总发生率明显降低 (40 % ) ,持续时间缩短到 1.6 7± 0 .6 1s(P均 <0 .0 5 ) ;用维拉帕米对钙预适应进行干预后 ,心律失常总发生率较钙预适应组增高 (90 % ) ,持续时间延长 (2 .5 0± 0 .4 6s) ;钙预适应 +格列本脲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钙预适应组相似。各组离体心在膨胀前后冠脉流量和心率、心电图ST段和T波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探讨这两种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AT1-165-191和α1-192-218位氨基酸序列)作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98例降压未达标组、96例降压达标组患者和40名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阳性参考血清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66、0.072和0.097、0.101,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A)值分别降低2.5倍和2.3倍,98例降压未达标高血压患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8%,36.7%,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患者(10.42%、13.54%)和正常血压组(7.5%、5%),均P<0.01。结论 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检测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有助于临床开展高血压病的免疫学监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脏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和蛋白质产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分3组:(1)假手术(Sham)组;(2)心肌梗死对照(MI-C)组;(3)辛伐他汀(MI-S)组。动物笼养4周取出心脏,沿乳头肌等分为二,一半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心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另一半用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因子蛋白质生成量。结果Sham组上述细胞因子均无明显表达,MI-C组TNF-α,IL-1β,IL-6和IL-10 mRNA和蛋白产生均显著高于Sham组;同MI-C组比较,MI-S组的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生成均显著下降,而IL-10的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明显降低AMI后大鼠心脏的致炎症细胞因子,而升高炎症保护因子IL-10。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的自身抗体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AT1的胞外第2环作为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2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AT1自身抗体,提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AT1自身抗体。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该抗体与AT1的亲和性。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应用钙离子的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原代VSMC,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荧光强度变化来反映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变化。将该患者血清、提纯AT1自身抗体、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分别作用于VSMC,观察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VSMC细胞质游离钙水平变化。结果:2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有10例(45.5%)患者AT1自身抗体阳性,明显高于非难治高血压组(12.5%,P<0.05)。提纯的AT1自身抗体能够与VSMC膜表面AT1特异性结合。并且该抗体能够刺激VSMC,使得胞内游离钙水平增高。该抗体具有与AngⅡ类似激动效应,并能够被AT1拮抗剂洛沙坦阻断。结论:AT1胞外第2环肽的抗体能够与AT1特异结合并且模拟AngⅡ的激动作用,促进VSMC胞内游离钙水平升高,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AT1拮抗剂洛沙坦能够有效地阻断该抗体的效应。  相似文献   
60.
(续本卷第 8期第 5 1 0页 )4  高血压治疗4.1   治疗目标抗高血压治疗最终的目标是降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 ,特别是年龄 >5 0岁的患者 ,一旦收缩压达标舒张压也将达标 ,因此关键在于收缩压达标。治疗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 <1 40 /90mmHg的目标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降低相关。在并发糖尿病或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 ,目标血压低于 1 30 /80mmHg。4.2   生活方式调整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迫切需要 ,也是治疗高血压患者不可缺少的部分。降低血压的主要生活方式调整建议见表 3。4.3  药物治疗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