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为COULTERSTK全自动细胞分析仪选择满足临床质量要求的质控规则。方法以CLIA88能力比对验证为“允许总误差”对每项测定规定质量要求,确定各测定方法稳定操作下的不精密度或标准差、不准确度或偏倚,绘制操作过程规范图,画出操作点,通过评价候选质控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Ped)和假失控概率(Pfr),选择质控规则。结果血红蛋白、白细胞、MCV、MCH使用1 3.5,质控规则(n=1);红细胞、MCHC使用1a。质控规则(n=1);红细胞压积使用1 2.5s质控规则(n=1);血小板使用Westgard多规则(1 3s/2 2s/R 4s,/4 1s/1 03)(n=2)均可达到90%的Ped。白细胞低值标本不准确度较大(偏倚4.5%),采用1。。/2s/R4s/4 1s/8x多规则进行判断,n=2时Pfr为0.038,Ped为50%。结论通过操作过程规范图能够简便地选择满足临床检验所需要的质控规则和质控品测定的个数,使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达到临床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33.
多效性细胞因子IL-1不仅参与胸腺细胞的增殖、B细胞的生长与分化、IL-2和IL-6的生成,而且参与炎症反应,神经紊乱,睡眠调节等.IL-1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及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结合形成复合体,触发下游信号通路而产生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34.
不同检测系统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的偏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结果的偏倚分析。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水平IL质控物、DADE质控物和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在3个不同的检测系统(ACL-200、ACL-3000、CA-1500检测系统)测定PT,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除质控物DADE3测定结果经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外,其余5个水平的质控物测定结果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的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可靠性分析信度系数α为0.9944;以CA-1500作标准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ACL-200、ACL-3000临床部分可接受。结论3个检测系统测定PT结果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但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存在不可比性,需要采取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35.
不同检测系统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偏倚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不同检测系统白细胞(WBC)计数结果的偏倚评价。方法分别在7个检测系统(Bayer120,3台CD1700,Coulter,CD3500,Bayer60)检测质控物和55例临床标本的WBC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全血的WBC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可靠性分析除Bayer60外可靠性系数α均接近1;以Bayer120作标准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Coulter临床接受,CD3500,Bayer60临床部分可接受,3台CD1700临床都不接受。结论7个检测系统测定WBC结果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但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存在不可比性,需要采取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3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优劣,为临床实验室选用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提供思路。方法用3种方法评定28个临床化学指标的不确定度,方法 1是澳大利亚临床生物化学家协会(AACB)建议方法;方法 2是诺德创新中心(Nordtest)建议方法;方法 3是根据室内质控数据计算不确定度。3种方法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分别与分析目标[生物学变异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允许总误差]比较。结果 28个指标,方法2除K和Na外,26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1高;除Na外,27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 3高。方法 1除Alb外,27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 3高。与生物学变异比较,28个指标用方法1、方法 2、方法 3评定U分别有54%、28%、62%达到理想值,12%、32%、8%达不到要求;与CLIA允许总误差比较,分别有58%、18%、74%达到理想值,2%、2%、2%达不到要求。结论临床实验室用方法 2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比方法 1和方法 3考虑到更多的不确定度来源,与生物学变异比较不合格率明显增加,提示实验室需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靶向人Akt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验证该载体能否下调Akt基因的mRNA水平.方法 以Akt基因为靶点设计两条具有短发卡结构的shR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后克隆入pENTR/U6入门表达载体(pENTR/U6-Akt1,pENTR/U6-Akt2);转化E.coli TOP10菌株,挑取阳性菌落进行菌落PCR和测序鉴定;利用Gateway技术进行LR位点特异性重组,将shRNA导入目的 表达载体pLenti6/Block-it DEST Vector,再行测序鉴定(pLenti6-Akt1,pLenti6-Akt2);将重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提取RNA,RT-PCR检测重组质粒对mRNA水平的抑制效果.结果 经菌落PCR和DNA测序鉴定:pENTR/U6-Akts入门载体和pLenti6-Akts目的 表达载体中插入片段的序列正确,RT-PCR结果表明将shRNA分别转染HepG2细胞后,Akt的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其中1shRNA比2#shRNA抑制效果明显.结论 利用Gateway技术成功构建了靶向人Akt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为以Akt基因为靶点的肝癌基因治疗方案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2文件评价肝素对速率法测定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干扰,明确干扰物质带来的结果差异,确保分析方法性能符合临床要求。方法首先,使用2个不同厂家[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德曼)、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氏会社(简称日本一化)]的试剂同时测定40例患者不抗凝血样本和肝素锂抗凝血样本的LAP,对2种样本的LAP结果进行分析,对有差异的结果进行干扰筛选分析。然后,分别进行"配对差异"试验和"剂量效应"试验以及肝素干扰LAP测定的浓度范围的评价。结果利德曼试剂测定2种样本LAP的结果有差异(P〈0.05),日本一化试剂结果无差异(P〉0.05)。"配对差异"试验显示肝素对利德曼试剂测定低浓度LAP时存在干扰,而高浓度LAP不存在干扰。"剂量效应"试验结果显示肝素在不同浓度对LAP测定的干扰为非线性函数。初步判定LAP≤97 U/L时,肝素对利德曼试剂产生干扰;在LAP≥149 U/L时,其干扰效应不明显。结论当样本LAP≤97 U/L时,用利德曼试剂测定肝素锂抗凝样本LAP时会对检测结果产生正干扰。为保证LA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继续使用利德曼LAP试剂,则需换用无抗凝的干燥管采集样本;如果继续使用肝素锂抗凝管采集样本,可换用日本一化LAP试剂。  相似文献   
39.
背景:survivin基因特异性表达于肿瘤和胚胎组织,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浸润转移以及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目的: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验证该载体能否下调细胞survivin基因mRNA水平。 方法:以survivin基因为靶点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shR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后克隆入pENTR/U6建立重组表达载体pENTR/U6-SUR;转化E.coli TOP10菌株,挑取阳性菌落进行菌落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RT-PCR检测重组质粒对细胞survivin基因mRNA水平的抑制效果。 结果与结论:将设计合成的shRNA序列经退火后克隆至pENTR/U6载体中,菌落PCR可扩增出目的条带,测序结果证实插入片段为所需序列;pENTR/U6-SUR重组质粒转染后PC3细胞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24 h比48 h作用更明显。成功构建了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并证实该载体显著下调了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mRNA水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流行情况,以及产酶菌的耐药谱,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筛选出来自广州4家三甲医院2005~2007年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的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糖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MIC值,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GIM-1和SPM-1共4种基因型.结果 144株受试菌中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26株,其中扩增IMP型阳性25株,VIM型阳性1株.未检测出GIM-1和SPM-1型金属酶.产金属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且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P<0.001).结论 本地区中分离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以IMP型为主,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且呈水平传播趋势,应加强对产酶株的临床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