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当归芍药散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被动回避条件反射实验中,当归芍药散促进正常小鼠的记忆行为;改善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乙醇造成的多种记忆障碍;对抗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出现的记忆损害,并明显升高其脑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2.
黄花倒水莲总皂苷对凝血系统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观察黄花倒水莲总皂苷(PTS)对凝血系统和炎症血栓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于血栓性疾病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考察PTS对内、外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角叉菜胶致小鼠体内血栓及足跖肿胀实验,观察PTS对炎症血栓的影响。结果:PTS可明显延长体外家兔血浆复钙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所致纤维蛋白凝固时间;显著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预先ig给予PTS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减小角叉菜胶所致尾部形成血栓的长度,同时明显抑制其足跖肿胀。结论:PTS可能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元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血栓作用的机理。方法通过小鼠下腔静脉结扎,测定形成血栓的重量及血清和血管壁内NO与MPO水平的变化。结果薯蓣皂苷元对小鼠下腔静脉结扎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能使血清中NO升高,而血管壁内的NO降低,MPO则升高。结论薯蓣皂苷元通过影响血液和血管壁内NO与MPO水平而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来源于植物的天然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赛谋  戚进  寇俊萍 《药学进展》2012,36(10):452-458
天然二苯甲酮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独特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来源于植物的天然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和分布特点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含药脑脊液对多种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对脑脊液药理实验条件的规范化及其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取样时间、不同添加量、不同灭活方法处理的尼莫地平大鼠含药脑脊液对氯化钾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力的影响,确定尼莫地平大鼠含药脑脊液的制备条件。并进一步考察该条件制备的尼莫地平大鼠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及谷氨酸钠等因素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尼莫地平含药脑脊液对氯化钾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添加量多次给药(2次·d^-1×3.5d)含药脑脊液的保护率均高于单次给药的含药脑脊液;热灭活、乙醇灭活及丙酮灭活含药脑脊液对PC12细胞均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保护率与未灭活含药脑脊液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确定条件制备的尼莫地平大鼠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及谷氨酸钠等因素损伤的PC12细胞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尼莫地平含药脑脊液的制备以连续多次给药方案,无需灭活处理,体外添加终体积的10%为宜;对氯化钾等多种原因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胆木叶片抗大鼠急性咽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胆木叶片对大鼠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20g·kg~(-1))、胆木叶片组(按生药量计,25.8,12.9,6.5 g·kg~(-1)),每天2次,连续ig给药3 d。采用氨水喷雾刺激,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病理改变情况,测定咽部组织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指标;采用局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2次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测量体温,观察细菌菌落数,测定NO,MPO等指标。结果:氨水喷雾刺激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咽部组织NO,MPO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胆木叶片高、中、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咽部组织NO,MPO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局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MPO含量明显升高,菌落数增多,体温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胆木叶片高、中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血清NO,MPO含量明显降低,菌落数明显减少,体温降低(P0.01,P0.05)。结论:胆木叶片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变化,为该模型用于气阴两虚型心脏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自由饮水,夜间持续禁食12 h,次日置于低压氧仓中缺氧20 min,每日1次,连续28 d。结果缺氧28 d后,模型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明显下降;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水肿,肌小节散乱;心脏组织匀浆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心肌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体现了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收缩功能减退等慢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特点,为该模型用于气阴两虚型心脏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药源性胃肠道出血是由于药物作用于胃肠道,引发胃肠黏膜糜烂、出血。引发胃肠道出血的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血栓药、化疗药、抗菌药等,药物通过破坏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血管生成、破坏机体凝血机制等途径诱发胃肠道出血,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本文从药物临床研究现状和病理机制出发,综述了近5年国内外对药物引发胃肠道出血的研究进展,以期阐释药物引发胃肠道出血的作用特点,为发现防治药源性胃肠道出血的可能策略提供参考和线索。  相似文献   
19.
动脉血栓(arterial thrombosis,AT)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并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T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多种因素的参与。积极寻找AT形成过程中可干预进程的治疗靶点,并根据靶点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近5年来防治AT形成和抗栓治疗涉及到的相关靶点研究现状,及针对上述靶点研发的抗栓药物进展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研制治疗AT的创新药物提供可能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法优选当归芍药散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筛选抗老年性痴呆药-当归芍药散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蒎烷单萜苷-芍药苷为指标成分,以HPLC法为含量测定方法,以芍药苷提取率为评价标准,采用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法,优化选择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次数与提取时间对方中芍药苷的提取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当归芍药散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8倍,浸泡40 min,提取2次,每次1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