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索松质骨骨基质明胶 (BMG)作为软骨细胞培养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 ,体外单层培养扩增 ,并负载于松质骨BMG上体外培养 ,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解剖显微镜、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培养 6d软骨细胞在松质骨BMG上分裂增殖。 1 2d形成 1 0~ 1 2层细胞的软骨组织 ,Safranin -O染色阳性。 1 8d软骨组织厚度增加 ,胶原染色阳性。培养 2 4~ 42d网眼中细胞数量增多 ,周围形成 2 5~ 30层细胞的软骨组织。培养 42d ,解剖显微镜观察显示形成直径 4mm的“圆盘状软骨”。电镜观察显示软骨细胞外有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形成的软骨组织基质中有Ⅱ型胶原。结论 松质骨BMG可作为软骨细胞培养的较好支架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通过对模拟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CT图像的测量,探讨该术式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门诊腰痛患者(除外脊柱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者)的腰椎CT图像输入计算机,用Photoshop软件在图像上完成棘突椎板翻转造盖术,测量L3~L5椎板和棘突的高度,"术后"棘突加半侧椎板的长度及椎管面积,并与"术前"椎弓根内缘长度、椎管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棘突高度L3为24.68±2.81mm,L4为22.44±4.33mm,L5为19.46±3.69mm,与原椎板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突加半侧椎板长度L3为34.68±3.91mm,L4为35.44±3.43mm,L5为34.56±3.76mm,均大于原椎体的椎弓根内缘长度(P<0.05)。术后椎管截面积L3为516.01±13.75mm2,L4为507.76±12.85mm2,L5为508.03±12.12mm2,均明显大于术前椎管面积(P<0.05)。结论:翻转后的棘突椎板可完全覆盖切除的椎板缺损,并可以扩大原来的椎管截面积,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54.
男性患者,28岁,于1996年4月2日以大腿不明原因肿痛两月主诉入院,2月前出现左下肢酸痛无力,以大腿部为重,伴膝关节痛,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服用布洛芬、去痛片症状可以缓解,入院1月  相似文献   
55.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慢性期部分T1加权像局限性低信号,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MRI T2加权像单节段脊髓水肿预后较双节段以上者好。结论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信号改变及其范围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提示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6.
宋红星  刘淼  同志超 《中国骨伤》2002,15(3):146-147
目的 探讨无椎间盘突出的椎骶神经根压迫症的临床分型与诊治方法。方法 对43例无椎间盘突出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行椎板切除或椎间孔减压术。结果 在43例手术患者中,随访33例,平均随访时间3年,其中32例下肢症状全部消失,1例残留下肢放射痛、足背伸力弱。结论 无椎间盘突出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原因复杂,有7种类型,分别为不合并椎间透突出的神经根管狭窄症、神经根畸殂、神经根节异位畸形、神经根鞘膜瘤、神经根囊肿、椎间静脉曲张畸形、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其临床表现类似椎间盘突出症,易造成误诊及术中失误,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7.
肺静脉肌袖内肌纤维走形紊乱,厚度不均及肌纤维的不连贯性都促进了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增龄使局部发生的淀粉样变和瘢痕化加剧了此效应。肺静脉肌袖遍布缝隙连接蛋白,其中Cx43的表达浓度较高,Cx40的表达较弱;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缝隙连接蛋白发生三维重排,导致肺静脉内传导速度和各向异性增加,从而成为心房颤动的解剖学基质;心房颤动促进肺静脉内缝隙连接蛋白的重构,而其重构又促进了心房颤动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