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连服 3~ 6个月 ,1次 /d ,2 5mg/次 ,于治疗前后均用三维B超监测子宫肌瘤体积、检测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及FSH、LH、PRL、E2 、P等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闭经、症状消失、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 1个月缩小 2 1 % ,2个月缩小为 38% ,3个月后缩小为 5 4% ,P <0 0 5 ) ,血色素上升至正常 ,FSH明显下降 ,血中P、E2 水平明显降低 ,其它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效果肯定 ,副作用小、安全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孕37w前胎膜自然破裂,是妊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占总数2.0%~3.5%,可诱发早产及增加宫内感染的机会,给母婴安全带来一定危害。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了严密的护理和临床观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手术后腰柞间隙感染5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1例。治疗匕严格卧床,早期静脉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适量给予少量激素。症状较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尽甲行病灶清除术。结果5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1例。5例患者均住术后4~6周带腰围离床活动。随访6~18个月,4例恢复正常生活,1例遗有轻度腰痛和腰椎活动受限。结论依靠临床症状体征,结合ESR、CRP以及MRI检查可建立早期诊断,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保守治疗1~2周无效,炎症扩散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而且一旦出现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74.
<正>水是生命之源,为保证铁路沿线职工家属能饮用上安全、卫生的生活用水,2009年1~3月间我们对辖区分散式给水点的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进行了专项调查及水质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内容及方法1.1内容对辖区沿线分散式生活饮用水源(给水点)的基本情况、运行管理单位、供水人数、水井深度、供水方式及生产过程进行调查。1.2方法水源水质采样按生活饮用水采样常规。检验方法采用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1.3检验项目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0项(色度、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微生物指标2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75.
静脉神经套接缝合法预防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静脉神经套接缝合法预防治疗神经瘤性残痛的疗铲。方法 采用此法防治神经瘤 性残端痛的50例患者分为新鲜 端离断伤组(40例)和残端神经瘤组(10例)。结果 治疗后随访1-2年,新鲜外伤组均无自发性疼痛,检查时亦无神经瘤症状;残端瘤组7例治愈,3例症状减轻,1例检查时仍有触痛及效工用痛。结论 静脉神经套接缝合法预防神经瘤性残端痛,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
秦丹  刘先义  孙艳玲  刘永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50-52,i0001
目的:观察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肾组织中Be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实验室完成。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配入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0,30,60min,2h,1.4,7d组,每组6只。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开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穿线环绕肠系膜上动脉但不结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结构,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及电解质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e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光镜下观察,可见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间质无充血、水肿。再灌注组在30min时即可见肾小球囊轻度扩张,肾小球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小,偶见管型,肾间质充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部分肾小球代偿性增大,间质出现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较多管型形成。7d时,肾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②假手术组的血清尿素为(5.72&;#177;0.51)mmoL/L。血清K^+为(4.17&;#177;0.19)mmoL/L,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尿素和K^+水平逐渐升高,血清尿素在1d时达到峰值(25.28&;#177;1.19)mmol/L(P〈0.01),血清K^+水平在2h时达到峰值(7.50&;#177;0.24)mmol/L(P〈0.01)。随后两者均下降,7d时血清尿素、K^+水平均恢复正常[血清尿素为(6.12&;#177;0.26)mmol/L,血清K^+为(4.32&;#177;0.19)mmol/L]。③Bcl-2,Bax蛋白主要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表达。bcl-2在30min时阳性细胞率为(7.17&;#177;2.14)%,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33&;#177;1.21)%](P〈0.01),在1d时阳性细胞率达到峰值(41.33&;#177;4.55)%(P〈0.01),Bax在0min时阳性细胞率为(2.93&;#177;0.7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7&;#177;0.75)%](P〈0.01),7d时阳性细胞率达到峰值(48.83&;#177;4.17)%(P〈0.01)。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并且使肾组织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使肾组织细胞呈现凋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是否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应用人正、反义TIMP-1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用高糖(25mmol/L)和MEK1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50μmol/L)刺激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使RNA(ERK1 messenger 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胞浆中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1)未加PD98059的未转染组、空载体组、正义转染组及反义转染组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2.10±2.21)%、(11.90±3.34)%、(5.50±0.50)%和(20.70±3.41)%;正义转染组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反义转染组凋亡率高于未转染组(P<0.05)。加入PD98059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2)加入PD98059后,各组细胞ERK1mRNA的表达较相应未加PD98059各组明显上调;以正义转染组上调最为明显。(3)ELISA结果显示:加入PD98059后,p-ERK1/2较相应未加PD98059各组明显下调(P<0.05),以正义组下调最为明显(P<0.01)。结论ERK1/2信号传导通路是TIMP-1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对30例PBC患者,其中早期组(Scheuer分期Ⅰ、Ⅱ期)19例,晚期组(Scheuer分期Ⅲ、Ⅳ期)11例,进行临床、病理和血清学研究分析.以标志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肝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和肝星状细胞(HSC)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 30例PBC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5,平均年龄为40.6岁.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值(95.9±88.5)μmol/L,碱性磷酸酶(ALP)均值(537.2±339.2)U/L,谷氨酰转肽酶(GGT)均值(582.0±351.2)U/L,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73.3%,GGT水平与AMA滴度成明显正相关(r=0.778,P=0.000).PBC晚期黄疸、肝大明显(χ2值分别为5.182和13.659,P值分别为<0.05和0.001).病理改变主要为汇管区及其周围病变,早期表现为小叶间胆管的毁损,小胆管的明显增生;晚期主要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细胞内色素颗粒沉积、肝细胞的玫瑰花形排列、增生的小胆管侵蚀小叶界板、肉芽肿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泡沫细胞等病变在早、晚期均可出现,但后二者早期较晚期多见(t值分别为4.489和4.019,P值均<0.05).铁、铜沉积不同程度增多.DC、HSC主要位于汇管区,尤其是损伤胆管的周围. 结论 PBC患者AMA水平与胆红素及转氨酶间无直接关系.增生的小胆管上皮细胞可能已含有免疫抗原,为免疫攻击的直接靶细胞,而DC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在PBC的病理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三参三黄口服液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采用三参三黄口服液治疗260例。提示三参三黄口服液可使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治愈。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Vδ1、Vδ2亚群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1例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排反应患者、16例不发生急排反应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Vδ1亚群、Vδ2亚群的频率,以及Vδ1/Vδ2的比值,并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排组外周血中Vδ1亚群频率、Vδ1/Vδ2比值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δ2亚群频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γδT细胞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排组与对照组的Vδ2亚群频率、γδT细胞频率、Vδ1/Vδ2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δ1/Vδ2比值与ALT、AST、ALP、GGT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 Vδ1亚群可能在维持移植物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肝移植术后Vδ1/Vδ2比值可能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