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颈椎活动角度测量仪在颈性眩晕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性眩晕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范畴,本病与颈椎活动的角度密切相关。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更好地评价手法的疗效,我们应用颈椎活动角度测量仪对颈性眩晕病人手法治疗前后颈椎的活动角度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其英文名称为Cervical spondy[1].1948年Brain首先提出并确立颈椎病为一独立疾病[2].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中西方在手法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是目前非手术疗法中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手法在理论基础、手法操作等方面进行比较,旨在找出中西方手法各自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好的发挥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颈性视力障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震  于栋  张淳  张军  孙树椿 《中医正骨》2005,17(8):74-75
颈性视力障碍系指由于颈椎病或颈部软组织损伤后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胀、眼痛、眼干、畏光流泪、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瞳孔不等大、眼球震颤甚至突然失明等眼部症状,而眼科检查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综合病症.临床较常见,其患病约占颈椎病的2.1%[1].1977年Jackson在<颈椎综合征>关于眼睛一章中提到该病,也有学者称为颈源性眼病、颈性视力障碍、颈性视力异常、颈椎性视觉障碍等[2~4].我们认为颈性视力障碍更明确,尽管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近年来随着颈椎病和颈椎损伤发病率明显上升,颈性视力障碍已成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采用手法推拿、牵引、穴位埋线、药物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我们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收集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和可视化分析,观察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发展建议和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录的“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相关文献,对所纳入文献的每年发文量、基金项目、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共纳入306篇相关文献,其中2016年年底发文量最多,为26篇;(2)资助最多的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3)在作者分析方面,发文量排前3位者是陈兆军(6篇)、高景华(5篇)、高春雨(5篇);(4)在研究机构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8篇)、广州中医药大学(8篇)是发文量前3位的研究机构;(5)关键词聚类标签以“手法按摩”“踝关节扭伤”“清宫正骨”“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vas”“临床疗效”为主。结论 “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研究在发文量及大规模的全国性合作方面仍然较少,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仍然是该领域未来的重要方向。其中摇拔戳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研...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归挤拍打正骨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纳入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生育年龄26~40(30.61±5.94)岁,新生儿体重3.20~4.52(3.59±0.13)kg;对照组生育年龄22~37(27.51±4.57)岁,新生儿体重3.0~5.8(3.81±0.63)kg。治疗组采用归挤拍打正骨手法,每周手法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骨盆绑带制动治疗,每天骨盆固定绑带制动不少于8 h,3周为1个疗程。在病例筛选入组的当天以及治疗后1、2、3周和1个月进行临床观察,对两组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耻骨联合分离距离进行评价。结果 :耻骨联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治疗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治疗组治疗后均小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对照组治疗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P0.05)。耻骨联合距离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第1周(P=0.042)、第3周(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挤拍打正骨手法能快速恢复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减轻局部疼痛和改善腰骶部功能,优于骨盆绑带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97.
文章总结了著名骨科名医孙树椿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论述了孙老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重点介绍了孙老运用中药、手法、锻炼及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98.
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军  孙树椿  于栋  张淳  武震 《中国骨伤》2005,18(7):413-415
目的:验证交感神经因素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调控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在造模当日及造模后4周,分别检测每组的SPNs放电次数及N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胸髓侧角的SPNs放电次数57.45±7.89,56.60±7.44;对照组胸髓侧角的SPNs放电次数10.08±2.26,10.00±2.24。两组比较,P<0.001。模型组血浆中NA含量(5.48±0.46)pmol/ml,(5.36±0.43)pmol/ml;对照组血浆中NA含量(3.31±0.43)pmol/ml,(3.30±0.32)pmol/ml。两组比较,P<0.001。结论:交感神经因素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对椎动脉的供血不足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
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杰  于杰  朱立国  孙树椿 《中国骨伤》2006,19(11):691-691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CSM)是颈椎病各型中病情较重的一型,是手术治疗的主要范围,多作为手法治疗的禁忌证。2001年1月-2004年5月对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进行系统观察研究,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0~65岁  相似文献   
100.
颈性心绞痛是指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一些心脏症状,其表现酷似冠心病样胸闷、胸痛,属于颈椎相关性疾病中的一种,现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