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148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检查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F),分析比较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问的相关性。结果:瘀血阻络证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湿热中阻证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结论: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其肝组织病理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补肾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TNF-α、IL-2、INF-γ、IL-6、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2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肾不足型患者采用补肾颗粒治疗,疗程为6个月。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2、INF-γ、IL-6、IL-10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乙肝组(慢肝组)治疗前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HBV-DNA阴转者9例,治疗前其IL-10水平明显低于19例未阴转者(P<0.05)。结论补肾颗粒可能通过减轻TNF的细胞毒作用及提高补体调理素水平,减少内毒素产生,从而发挥减轻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量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及补肾方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罗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收集HBV-DNA阳性者60例,HBV-DNA阴性者20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8 CD28 T、CD8 CD28-T和CD28 T细胞的比例。其中HBV-DNA阳性肝功异常者30例给与补肾方治疗6个月,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分观察HBV-DNA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CD8 CD28 T细胞在107及108组中的含量较≤103组显著降低。CD8 CD28-T细胞在108组中的含量较≤103组显著增高。CD28 T细胞在107组中的含量较≤103组显著降低。有效组治疗3个月后,CD8 CD28 、CD28 T细胞较前明显升高,CD8 CD28-T细胞较前明显降低。治疗6个月后,CD8 CD28-T细胞较前明显降低。结论:病毒量与T细胞亚群之间存在相关性,补肾方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4.
脂肪肝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据流行病问卷发现脂肪肝常见证型及各型所占比例,探讨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问卷调查全国范围内脂肪肝患者503例,观察记录中医证候、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腹围/臀围、肝功能、血脂、B超或CT结果。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脂肪肝症状共46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位症状依次是乏力、体胖、口干、头晕、胁胀(痛)、腰酸痛、神疲、口苦、膝癀软、腹胀。舌象脉象分别以舌质淡胖、淡暗;舌苔白腻、黄腻;脉象弦细、弦滑多见。据聚类分析统计,脂肪肝中医证型为4类,分别是脾肾亏虚兼肝郁、脾肾亏虚、脾虚痰热、未定型,其中以脾肾亏虚兼肝郁最多见,占62.32%。结论 脾肾亏虚兼肝郁为脂肪肝最多见证型。脂肪肝病机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涉及脾土,痰浊为标,兼有瘀血。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0例具有失眠症状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活血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TBIL、HBV D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但两组患者的ALT、TBIL、HBV DNA水平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藏魂"理论的疏肝活血方可改善CHB伴失眠患者的失眠状态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慢乙肝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equenom基因分型技术,对234例慢乙肝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OPN基因的9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与慢乙肝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OPN基因的8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P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慢乙肝的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全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连续服用30 d。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纤维化蛋白(FBRS)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部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将肝穿刺标本肝组织胶原纤维采用Masson三重染色和常规病理HE染色,判定肝脏纤维化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检测患者外周血的ALT、AST、TBil、白蛋白(Alb)、HBV DNA载量;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RNA,Real-time PCR法检测FBRS的表达水平;分析FBRS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和炎症活动度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按照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分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BRS mRNA水平从S0至S4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增加,且均比前一期明显升高(P〈0.01),S与FBRS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按照肝脏炎症活动度(G)分组,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加重,FBRS mRNA表达水平有增高的趋势,G与FBRS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G2与G1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G3与G2,G4与G3比较,虽然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FBRS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Alb与FBRS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FBRS的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9.
从生化、免疫、病理、病毒、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近6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0.
伴随着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自然社会环境污染程度也不断加深,肿瘤患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伴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医院都将以人为本这一种服务理念深入到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然而,一个舒适的护理已经在肿瘤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院对于肿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提升了家属以及患者满意程度以及信任程度,与此同时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肿瘤护理人员在拓宽自身知识面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护理技术,最终使肿瘤护理工作能够稳定以及顺利的完成。本文中,笔者就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探究肿瘤病人护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