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2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针刺对肥胖大鼠瘦素、胰岛素和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瘦素(lepin)、胰岛素INS和神经肽Y(NPY)含量及其血脑转运的作用。方法: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及中枢和外周瘦素、INS和NPY水平的变化。结果: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血中瘦素、INS和NPY以及下丘脑NPY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INS含量却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中瘦素、INS和NPY以及下丘脑NPY的含量均显著回降,而下丘脑瘦素和INS含量却显著回升。结论:肥胖体机瘦素、INS和NPY血脑转运异常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原因。针刺对肥胖机体中枢和外周瘦素、INS和NPY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针刺对肥胖大鼠瘦素、胰岛素和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机体瘦素(leptin)、胰岛素INS和神经肽Y(NPY)含量及其血脑转运的作用。方法:分别将针刺大鼠放入固定器中,取一侧“后三里”和“内庭”穴针刺,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1次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天。结果: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血中瘦素、INS和NPY以及下丘脑NPY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INS含量却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中瘦素、INS和NPY以及下丘脑NPY的含量均显著回降,而下丘脑瘦素和INS含量却显著回升。结论:肥胖机体瘦素、INS和NPY血脑转运异常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原因。针刺对肥胖机体中枢和外周瘦素、INS和NPY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胃肠实热型患者的作用,我们观察了718例单纯性肥胖胃肠实热型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肥胖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治疗本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减肥疗效。与此同时,患者化指标均有程度不同的好转,显示了针刺对本组患者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的功能及能量代谢有良好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4.
针刺对肥胖大鼠瘦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及其血脑转运的作用。方法:将1月龄刚断乳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质量、体脂及中枢和外周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体脂及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针刺组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13.43&;#177;1.85)μg/L,(66.92&;#177;24.71)mIU/L]与对照组[(17.23&;#177;3.07)μg/L,(172.40&;#177;74.99)mIU/L]比较,均明显回降(P&;lt;0.05和0.01),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却明显升高(P&;lt;0.0l和&;lt;0.05)。大鼠体质量与血中瘦素呈显著正相关(r=0.677,P&;lt;0.01);血清瘦素与胰岛素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538,P&;lt;0.05)。结论:针刺对肥胖机体下丘脑和血中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改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以及调整异常的内分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5.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女性肥胖症及肥胖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998-01/2002-12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就诊的肥胖症及肥胖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女性患者90例,分为单纯肥胖组和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组,每组45例,均自愿参加观察。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两组均采用耳体针结合的针灸疗法。耳穴埋藏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一两分钟,3d更换1次,两耳交替治疗。针灸体穴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耳体针同时进行,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证指数和疗效。临床病证指数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总分最高为46.49。疗效判断值=[(疗前临床病证指数-疗后临床病证指数)/疗前临床病证指数]。显效:疗效判断值≥2/3;有效:1/3≤疗效判断值〈2/3;无效:疗效判断值〈1/3。结果:纳入肥胖症患者9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比较:单纯肥胖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组【97%,87%(X^2=-25.71,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病证指数比较:单纯肥胖组及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4.47&;#177;5.75,17.64&;#177;5.88;9.28&;#177;8.53,28.24&;#177;9.51(t=10.70,9.98,P〈0.01)1。结论:针灸疗法对单纯肥胖症及肥胖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表明针灸疗法同时具有减肥和改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病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背景:弓状核功能异常可能是肥胖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知针灸减肥机制涉及神经及神经体液调节,针刺对弓状核功能调整作用如何?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大鼠弓状核功能的作用,进一步深化针刺减肥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的针灸研究所及一所人口管理学院。材料:实验于2002-04/10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完成。选用1个月龄刚断乳SD雄性大鼠。方法:以普通全价鼠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针刺组大鼠给予针刺治疗14d,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每天放入大鼠固定器中适应15min,持续14d。采用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化学技术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质量、kee’s指数、体脂,中枢和外周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以及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针刺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肥胖指标及对心包、肾周和附睾脂肪量的影响。②针刺对各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的影响。③针刺对各组大鼠下丘脑和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影响。④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与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kee’s指数、体脂量[(517.74&;#177;29.35)g,(319.85&;#177;3.96),(13.88&;#177;1.32)g,P&;lt;0.01]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水平;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3.12&;#177;1.92)Hz,(8.99&;#177;2.71)Hz,P&;lt;0.01];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与体质量、kee’s指数和体脂量均呈负相关(r=-0.592,-0.672,-0.521)。针刺组较对照组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明显增高[(9.75&;#177;2.02)Hz,P&;lt;0.01]。结论:针刺对肥胖机体下丘脑弓状核功能的良性作用可能是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方法采用 RT-PCR和 Northern Blot技术测定瘦素受体( OB-R)基因表达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和下丘脑瘦素( Leptin)和胰岛素( INS)的含量.观察针灸治疗前后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瘦素、 INS、脂质水平的变化;还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质量、 Lee's指数、体脂、血清和下丘脑瘦素和 INS的含量以及下丘脑 OB-R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单纯性肥胖患者瘦素、 INS、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却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针灸治疗后患者瘦素、 INS、 TC、 TG、 LDL-C的含量均明显回降,而 HDL-C含量却明显回升,这种变化与减肥疗效有关.肥胖大鼠体质量、 Lee's指数、体脂及血清瘦素和 IN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 INS水平及 OB-R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 INS均明显回降,而下丘脑瘦素和 INS水平以及 OB-R基因表达水平却明显升高. 结论 针灸对肥胖机体中枢和外周瘦素和 INS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以及促进下丘脑 OB-R基因表达可能是针灸纠正瘦素和胰岛素抵抗以及异常的内分泌代谢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8.
背景:减肥是防止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针灸具有无毒副作用的减肥降压效果。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门诊患者,将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无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正常人相比较,观察针灸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值)、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activationindices,IAI)、瘦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水平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四型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胃肠实热、肝郁气滞和脾虚湿阻三型肥胖症无并发症患者与正常健康人针灸前后肥胖指标、植物神经功能、血糖、胰岛素、瘦素、一氧化氮、NOS的比较。结果: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均可降低肥胖指标参数、瘦素和胰岛素水平(P<0.05和P<0.01);还可升高IAI、一氧化氮和NOS水平(P<0.01);前者Y值结果明显回降(P<0.05)而后者Y值显著回升(P<0.01)。针灸后植物神经功能犤针灸治疗后神经功能参数分别为(2.19±0.61),(0.98±0.48)犦,胰岛素犤69.88±91.12),(121.16±52.52)mU/L犦,瘦素犤(111.28±49.25),  相似文献   
39.
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了解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和生化技术观察针刺对NIDDM大鼠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和下丘脑外侧区(LHA)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及其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NIDDM大鼠FBS、FINS、C-P和LHA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及其去甲肾上腺素(NA0、多巴胺(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而LAI和LHA中5-H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针刺后NIDDM大鼠FBS、FINS、C-P和LHA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及NA和DA的含量均明显回降,而IAI和LHA中5-HT水平明显回升。LHA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与FBS、FINS、C-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针刺对NIDDM大鼠LHA的调整作用可能是纠正其胰岛素抵抗(IR),调整其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0.
针刺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外侧区单胺类递质和ATP酶活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了解针对单纯性肥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枢神经核团推挽灌流和生化技术,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胃肠实热型大鼠的肥胖指标以及下丘脑外侧区(LHA)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和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肥胖组LHA去肾上腺素(N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而5-羟色胺(5-HT)含量及ATP酶活性低于正常组,(P〈0.05,P〈0.01),针刺使肥胖大鼠减肥同时,使LHA中NA含量回降,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