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策略,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是张家港市第一批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的单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法对扩张型心肌病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白耳兔5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和对照组.将体外分离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心肌内多点注射法移植入模型1组病兔,采用经冠状动脉移植方法植入模型2组病兔,对照组采用心肌内多点注射法注射相同体积的IMEM培养基.术后4周处死动物留取心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植入体内后的存活及分化情况.于细胞移植术前和术后4周将三组兔行超声心动、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比较心功能指标.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移植术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均可以在病损心肌中成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移植术后4 周,模型2组与模型1组心功能比较,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下降(P<0.05~0.01),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心脏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增加(P<0.05~0.01).结论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在心肌细胞内存活,并可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兔的心脏功能;经冠状动脉移植较心肌内多点注射移植法更有利于发挥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斑块形态学的影响,以期揭示其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灌胃维生素D3建立AS模型;干预组于第8周开始给予辛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各组分别于10周、12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蛋白表达,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MGB1 mRNA表达,并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主动脉斑块内HMGB1蛋白表达呈强阳性,辛伐他汀干预组HMGB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12周时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0周、12周时HMGB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10周:19.695±1.418、比2.981±0.753,12周:20.542±1.132比3.219±0.332,均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10周、12周HMGB1mRNA表达(15.798±0.891,12.641±0.734)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且12周时表达低于10周时(P<0.05或P<0.01).模型组主动脉内有明显钙化斑块,呈环状,斑块遍及整条动脉;辛伐他汀干预后可明显抑制斑块形成,12周斑块面积较10周时进一步减小.结论 辛伐他汀能减轻AS大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降低斑块组织中HMGB1的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肝素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严重的一种类型 ,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易发展成急性心梗。作者对 2 2例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肝素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 符合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 43(男 2 8,女 15 )例 ,年龄 72± 5 (6 3~ 84)岁 ,分为两组 :肝素治疗组 (无肝素功能不全 ) 2 2例 ;非肝素治疗组 (有肝肾功能不全 ) 2 1例 .两组除肝素是否应用外 ,其它治疗基本相似。应用方法 :持续泵入肝素 80 0~ 10 0 0 U/h,共 3d,之后改肝素皮下注射 1万 U ,2次 /d,共 5~ 7d,应用期间监测APTT,并观察出血情况 …  相似文献   
35.
肥厚性心肌病并发主动脉瓣狭窄比较少见 ,临床上往往误把心肌肥厚归为主动脉瓣狭窄后继发 ,出现心衰时 ,用药不准确 ,易导致病情加重。1 病例 患者女性 ,71岁。因胸闷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浮肿13d入院 ,患病后无心绞痛及晕厥症状 ,病后在外院曾静推“西地兰”0 .4mg后 ,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查体 :血压 2 0 .0 /11.2 k Pa,呼吸 2 6次 / m in,端坐呼吸 ,颈静脉怒张 ,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 ,心率 116次 / m in,律齐 ,心音有力 ,二尖瓣听诊区闻及 级收缩期粗糙杂音 ,主动脉瓣听诊区 级收缩期杂音 ,肝触诊不满意 ,无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浮肿。…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治疗方药。方法:将6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尿毒康排毒液,对照组口服包醛氧化淀粉并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对BUN、Scr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能明显升高Hb和RBC。结论:尿毒康排毒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3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是以发作性晕厥、右室起源的陈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右房扩张或右心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1978年以来 ,国外陆续有报道。我们曾收治1例 ,现作一介绍。1 病例 患者男性 ,5 6岁 ,因反复发作心悸 2 6年于 1996 - 0 7-2 3入院。自 1972年始 ,多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心悸、头晕 ,发作时血压下降 ,心电图示室速 ,心室率 16 0~ 180 / m in,多需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 ,起病初对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效果好 ,近十年长期服乙胺碘肤酮 ,能控制室速发作 ,但出现Q- T延长 ,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停搏。入院时体检 :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腔内心电图在指导床旁紧急临时起搏器械安装的成功率。方法:根据不同部位腔内心电图形特点,指导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起搏器安装。结果:23例患者中3例失败,1例为右房起搏,19例右室起搏,成功率为86.96%,术中12例出现室性早搏,术后3例患者出现电极脱位。结论:腔内心电图指导床旁紧急临时起搏成功率高,为抢救危重患者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39.
对临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病人.用心前区叩击的方法,收到一定效果.共29例病人33例次,其中室速11例次,室颤7例次,心室停搏8例次.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次.病固有冠心病2l例.风心病2例,高心病1例,心肌炎5例.方法是当心电描记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并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立即在心前区用中等强度力量叩击心前区.无效时继续叩击,同时准备药物、电击治疗或临时起搏。结果经叩击恢复正常心律或能维持有效循环者lS例次.成功率为54.5%,1例重症心肌炎病人,反复出现心室停搏,阿斯综合征发作,在心前区连续叩击维持有效循环情况下紧急右室起搏成功..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