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25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疗效,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咽部冷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2.
拔牙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本文统计本院口腔外科自1999年7月~2002年7月门诊接诊拔牙患者8924例共11368颗牙齿(不包括乳牙),分析近年来导致恒牙丧失的主要原因及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3.
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中药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哮喘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于每年三伏与三九期间采用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行捏脊疗法。2组均治疗3年。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总有效率与临床控制率,比较2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临床控制率为64.3%(1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19/27)、临床控制率为22.2%(6/27),2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73、8.823,P值分别为0.044、0.003)。治疗组治疗后第3年哮喘分级的人员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6,P=0.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年[(4.5±0.5)次比(5.0±0.5)次,t=3.708]、第2年[(3.0±0.5)次比(4.3±0.5)次,t=9.728]、第3年[(1.5±0.5)次比(3.0±0.5)次,t=11.225]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伏九贴联合捏脊可有效预防小儿哮喘的发作,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6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而言,在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有效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错构瘤的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式治疗5例大体积或多发性复杂肾错构瘤,其中4例行肾错构瘤剜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共切除瘤体7个,直径2.5~14.0 cm,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尿瘘,术后肾功能均稳定,随访3~12个月,无1例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错构瘤安全可行,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6.
目的研究湘产特色药材土牛膝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法初步分离,硅胶、反相硅胶柱层析与溶剂重结晶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理化性质及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土牛膝乙醇提取物中获得7个蜕皮甾酮类化合物,分别为:β-蜕皮甾酮(1)、牛膝甾酮(2)、水龙骨甾酮B(3)、pterosterone(4)、24(28)-ecdysterone(5)、achyranthesterone A(6)、rubrosterone(7)。结论化合物4-7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CD133+细胞的干性鉴定和131I-CD133抗体在体内外对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氯胺T法制备并鉴定131I-CD133抗体;免疫磁珠(magnetic-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选CD133+-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分选前后CD133表达率;体外克隆形成实验、成球实验和体内成瘤实验验证其干细胞特性;将分选出的CD133+细胞分组为CD133抗体、131I、131I-CD133抗体和131I+CD133抗体 4个组,MTT法检测不同处理后不同组中CD133+细胞生长抑制率;成功构建人肝癌CD133+-HepG2移植瘤模型;随机分4组,1次/2 d给予尾静脉用药,共14次。4周后,处死小鼠,比较肿瘤的体积、质量、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31I-CD133抗体标记率为89.34%,放化纯度为98.21%。流式显示分选前后CD133表达率分别为(1.78±0.54)%和(98.46±0.97)%。成球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显现CD133+细胞相对于CD133-细胞更具有干细胞特性。131I-CD133抗体治疗组体外对细胞抑制率及体内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余各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CD133抗体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人肝癌CD133+-HepG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8.
骶骨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骶骨肿瘤MRI表现的分析,探讨其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骶骨肿瘤的MRI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检查;14例骶骨肿瘤中脊索瘤5例,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瘤2例,神经鞘瘤2例,软骨肉瘤1例,畸胎瘤1例,部分行CT检查。结果:各种骶骨肿瘤的MRI征象包括病变不同的范围及中心位置,MRI信号强度,骶骨的骨质破坏,骶孔扩大变形,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钙化及骨嵴形成,髓腔浸润。结论:MRI可作为骶骨肿瘤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9.
目的:不同取材方法标本的合格率、不同微生物检测技术结果阳性率有差异,探究不同取材方法及检测技术在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以期提高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23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患者经鼻或气管插管留痰培养、肺泡灌洗液培养、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病原检测等数据,对标本的合格率及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经鼻或者气管插管留痰标本合格率70%、病原菌生长41例(33.3%),肺泡灌洗液标本合格率92%、病原菌生长76例(61.8%)、肺泡灌洗液mNGS病原菌核酸片段检出107例(86.9%)。经抗感染、抗休克、器官支持等治疗后,115例患者治愈出院,8例死亡。结论:肺泡灌洗液mNGS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诊断阳性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0.
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病情严重,心理反应复杂。心理、社会因素等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直至愈后,良好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康复有利。通过对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满足病人合理需要,提高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增进患者对ICU的了解和信任,可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