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观察胃祺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胃祺饮和莫沙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MTL变化.结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3.33%(P>0.05);上腹疼痛、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的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TL水平均升高(P<0.05),但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祺饮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并能调节血浆MLT水平.  相似文献   
72.
益生菌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可能通过生物拮抗、加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调节肠道免疫系统功能等机制参与防治UC,对照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益生菌对于UC的维持治疗是有益处的。需要进一步仔细评价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益生菌制剂的配方、剂量、疗程、疗效和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3.
尿毒症病人学会科学地饮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减轻病情,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尿毒症病人的科学饮食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含氮的有毒物能通过尿液不断地排出体外,但尿毒症病人由于肾脏功能衰竭则不能象正常人那样排泄这些废物。当这些废物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尿毒症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皮肤瘙痒等。实践证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将之随机分为清肠栓大、小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4、IL-10 mRNA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肠组织IL-4、IL-10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②清肠栓大、小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结肠组织IL-4、IL-10 mRNA表达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肠栓能促进结肠组织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并收集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及住院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UC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的松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补脾益肠丸,6 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口服健脾清肠方,每日1剂,水煎300 m L,每次150 m L,2次/d,早晚分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患者肠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内镜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P 0. 01);观察组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P 0. 01),且观察组黏液脓血便、腹泻症状积分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减少(P 0. 01),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内镜评分均显著减少(P 0. 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 0. 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UCAI),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指标及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健脾清肠方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黏液脓血便、腹泻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内镜评分和降低炎症指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健中愈疡片对乙酸致大鼠胃溃疡边缘粘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分别予健中愈疡片,雷尼替丁和生理盐水治疗14d后,测量溃疡面积,检测胃溃疡边缘粘膜细胞凋亡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健中愈疡片组和雷尼替丁组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胃溃疡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健中愈疡片组的溃疡边缘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Bcl-2蛋白表达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健中愈疡片具有减少胃溃疡边缘粘膜细胞凋亡和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这可能是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从病理学和组织形态方面观察清肠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SD大鼠建立U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5-ASA栓组,清肠栓大、中、小治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药物治疗组肠道给药1周。对肠黏膜进行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制作病理切片,于光镜下、透射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光镜下病理组织学分级:清肠栓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光镜、透射电镜下清肠栓各组结肠黏膜和细胞超微结构呈现不同程度修复征象。结论:清肠栓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疗效,可明显改善结肠局部组织病理学征象。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中药青黛有效成分靛玉红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靛玉红高、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模型1、2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于造模7d时处死,其余各组于第7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d时处死.ELISA法检测结肠...  相似文献   
7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性反应性肠病的一种,其临床表现多样性,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中医药治疗UC疗效确切,并被临床及实验研究所证实。本文回顾性探讨了中医药治疗UC临床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改进措施,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建立适合国人、国情的中医药治疗UC的QOL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40例的彩色多普勒资料,分析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临床价值。结果80支血管,其中单侧病变14例,双侧病变26例,共观察到有66支血管发生病变。其中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48支,闭塞8支。彩色多普勒结果:80支血管中,66支显示狭窄,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于DSA相似,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