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609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54篇
  6篇
中国医学   262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宫颈糜烂(CE)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在目前多种治疗中,我所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76例,治愈率100%,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思维图结合混合式教学对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学习《药用植物学》课程的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20级51名学生予以常规教学,观察组为2021级51名学生予以思维图结合混合式教学。评估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及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高(t=3.01、3.14;P=0.003、0.002);与实践前比较,实践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1.22、2.69;P<0.001、P=0.008);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高于对照组(t=6.79、7.83、7.26、7.43、8.54;P=0.009、0.005、0.007、0.006、0.003)。结论 思维图结合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认为该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学习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学生102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名学生予以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51名学生予以思维导图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评估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医学教育环境评分以及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科考试成绩更高(P<0.05);与实践前比较,实践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医学教育环境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思维导图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医学教育环境,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分析地下有轨列车公司的职业危害及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为同类型企业制定有效的作业人员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广州市某地下有轨列车公司的列车司机、车辆检修员、接触网检修员3个工作岗位2 204名男性一线劳动者为接触组,以既往无粉尘、噪声、微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782名上岗前男性人员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该地下有轨列车公司工作场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砂轮磨尘和全身辐射脉冲微波。接触组有3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6例噪声作业禁忌证,3例微波作业禁忌证,1例粉尘作业禁忌证。对照组听力异常检出率为12.15%,列车司机听力异常检出率为20.33%,车辆检修员听力异常检出率为29.63%,接触网检修员听力异常检出率为27.86%;4组人员听力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以车辆检修员、接触网检修员最高。4组人员血脂异常、血尿酸偏高、血压偏高、脂肪肝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噪声、粉尘、微波目前是地下轨道交通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地铁员工造成了一定的健康危害。建议合理安排地铁员工工作时长,改进沟通联系工具,以减少噪声、微波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劳动者除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外,日常亦应通过健康饮食、适当锻炼等增进个人健康。
  相似文献   
26.
当归四逆汤(Danggui Sini Decoction,DSD)是治疗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雷诺氏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经、膝骨关节炎等疾病。在对DSD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五原则”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阿魏酸、藁本内酯、肉桂酸、桂皮醛、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甘草酸和细辛脂素可作为DSD的Q-Marker,为DSD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等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 QbD)理念,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结合基准关联度(standard relation, SR)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 EWM),对经典名方易黄汤(Yihuang Decoction)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易黄汤中指标性成分京尼平苷酸、盐酸黄柏碱、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出膏率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作为提取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s);以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作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 CPPs)。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水平后,按Box-Behnken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种评价指标下各样品与基准样品的基准关联度,采用AHP-EWM确定5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后进行综合评分,建立CPPs与综合评分表征的CQAs之间的函数模型,预测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最终确定的综合权...  相似文献   
28.
睡眠占据了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维持人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睡眠不足及其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睡眠剥夺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减少或者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已有研究发现睡眠剥夺能引起广泛的机体损伤,例如增加大脑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肠道稳态失衡和其他多器官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睡眠剥夺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发生的机制主要涉及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中医认为睡眠剥夺属不寐的范畴,长期不寐导致阴阳失调,从而耗气伤阴,损伤五脏;治疗上宜补虚扶正、调和阴阳。中药具有种类繁多和资源丰富的特点,同时副作用小且治疗广泛。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及复方不仅能够改善睡眠,还具有养肝、益智、补肾等作用,从而有效防治睡眠剥夺引起的机体损伤。鉴于睡眠剥夺问题日益增加,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也日益显著,该文就睡眠剥夺介导机体损伤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防治机体损伤的复方及单味药,以期为研究者们开发防治睡眠剥夺引起机体损伤的有效药物奠定基础,并为深入探究睡眠剥夺对机体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疏肝温经汤联合艾灸辅以地屈孕酮片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地屈孕酮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温经汤联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PGF)及前列腺素雌二醇(PGE2)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48/5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4/50),对照组分别为82.0%(41/50)、10.0%(5/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GF...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应用超声骨刀(ultrasonic bone curette,UBC)与高速磨钻(high-speed drill,HSD)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CEO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集关于比较应用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2名研究人员分别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临床研究,包括4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4个队列研究(cohort study,CS),共计631例患者,其中超声骨刀组314例,高速磨钻组3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手术相关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与高速磨钻组相比,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24.7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36.80,-12.76),P0.0001]、术中出血量[MD=-69.94,95%CI为(-115.40,-24.47),P=0.003]、术后引流量[MD=-53.21,95%CI为(-86.95,-19.46),P=0.002]、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优势比(odds ratio,OR)=0.30,95%CI为(0.09,0.95),P=0.04]和脑脊液漏发生率[OR=0.30,95%CI为(0.09,0.95),P=0.04]均明显低于高速磨钻组。结论: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超声骨刀安全有效,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降低硬脊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