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延期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延期外科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2006年行延期外科治疗的84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为伤后5d以上,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与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内固定。通过Frankel评分、视觉量化疼痛评分(VAS)对术后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5年(1~6年)。结果术后54例患者获得完全复位,30例复位达到80%以上,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融合。合并脊髓损伤74例,其中63例不全脊髓损伤患者(85%),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神经功能障碍加重,Frankel评分术后较术前平均提高0.5分,末次随访VAS评分0—7分,平均2.5分。随访期间无严重内固定并发症如钢板、螺钉断裂发生,仅2例患者在术后1年后观察到前路钢板远端翘起,因无相关症状,予继续观察中。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延期外科治疗相对安全,正确的手术策略对于有效复位、解除神经压迫、避免进一步神经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经后路C2、3固定融合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共收治Hang,man骨折24例。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然后行后路G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C级2例,其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其中11例恢复至E级、1例神经症状无变化;10例E级无变化。3~6个月时复查X线片骨折均愈合,无稚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G稚弓根螺钉结合巴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3.
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技术参数;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含完整寰枕关节干燥骨性标本,直视下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后行X线摄片,在X线片上测量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角度和长度。结果: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理想角度为:螺钉方向在矢状面的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的内倾角为(20.0±2.6)°。钉道长度为(29.28±2.46)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和钉道长度,结合后路C1-C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后可视为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44.
脊柱疾患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对脊柱疾患的诊治涉及生理、生化、病理、病因学、解剖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外科学基础及立体几何学等多门学科。其病因学复杂、种类繁多、诊断困难、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处理繁琐。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脊柱外科医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拟通过对中美脊柱外科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及目标等方面进行对比,以发现我国脊柱外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从而逐步改革目前的教学培训方式及考核制度,提高脊柱外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5.
三种方法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方法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 10 4例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分别应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2 7例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44例 )、开放复位AO螺钉内固定 (33例 ) 3种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 5年 ,对其自觉症状、跗跖关节功能及X线片显示的关节间隙等改善程度进行比较 ,同时对关节面的受损程度、复位效果与疗效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14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其中石膏外固定组 4例 ,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组 6例 ,AO螺钉内固定组 4例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84例解剖复位者 6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2 0例复位欠佳者出现 8例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0例关节面受损者 14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74例关节面未受损者疗效均达优良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关节面的受损及复位的效果直接相关 ,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和开放复位AO螺钉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6.
跟骨骨折合并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合并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0月~1999年6月,利用Whiteside法测压装置对98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足部肌筋膜间室内压力监测。其中9例间室内平均压力达46mmHg30~55mmHg),均经足后内侧入路进行足部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术后继续监测全足各筋膜间室内压力,1例足部严重碾压伤者,术后跖骨间肌筋膜间室内压力仍为40mmHg,故再次行前足背侧入路减压。9例患者术后1周以刃厚皮片覆盖伤口口愈合经外侧入路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9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行走或站立过久时足跟及踝部有轻度疼痛,其中1例两点辨别觉、痛觉略有减退。无一例出现前足僵硬、爪形趾、软组织萎缩及运动功能异常。结论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是诊断跟骨骨折合并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惟一可靠的方法,治疗方案以足后内侧切口进行减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7.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3,TGF-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重组腺病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e stem cells,BMSCs),诱导其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培养获得的BMSCs分成5组,A:空白对照组,B:免疫荧光对照组,C:TGF-β3单独转染组,D:BMP-7单独转染组,E:TGF-β3+BMP-7共转染组。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TGF-β3和BMP-7重组腺病毒对BMSCs进行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率,培养14d后,再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A、C、D、E组细胞TGF-β3和BMP-7蛋白分泌情况,以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蛋白聚糖(ACAN)、Ⅰ型胶原(Collagen Ⅰ)、Ⅱ型胶原(Collagen Ⅱ)、Ⅹ型胶原(Collagen Ⅹ)、SOX9基因表达水平,明确腺病毒转染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以TGF-β3和BMP-7重组腺病毒转染兔BMSCs后常规DMEM培养基培养14d,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圆形及椭圆形细胞明显增多。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共转染组TGF-β3和BMP-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培养14d时,Realtime PCR检测ACAN、Collagen Ⅰ、Collagen Ⅱ、SOX9基因的表达水平转染组(C、D、E组)较对照组(A、B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Collagen Ⅰ和SOX9表达单独转染组(C、D组)与共转染组(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ollagen Ⅱ表达共转染组较单独转染组明显增高(P<0.05)。TGF-β3单独转染组和共转染组的Collagen Ⅹ基因表达较BMP-7单独转染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转基因技术重组TGF-β3和BMP-7腺病毒可成功转染兔BMSCs,获得TGF-β3和BMP-7蛋白的表达。TGF-β3和BMP-7腺病毒共转染兔BMSCs后,可有效诱导兔BMSCs向类髓核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48.
目的使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A,BTX—A)注射造成双足鼠椎旁肌力量失衡,观察双足鼠出现脊柱侧凸的规律及追加注射BTX.A双足鼠侧凸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0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首先,所有大鼠截除双上肢建立双足鼠模型,术后即刻予高笼喂养。1周后,A组、B组大鼠椎旁肌右侧区域注射6.25U/100g剂量的BTX—A,C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组大鼠于首次注射6周后追加注射6.25U/100gBTX.A1次,A组、C组追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各组大鼠于首次注射后2周、4周、6周、8周、12周分别行X线检查。结果双足鼠模型全部建立成功.X线提示A、B组大鼠出现脊柱侧凸,且注射侧为凸侧。方差分析提示,BTX—A注射后2周侧凸角度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追加注射BTX—A后,侧凸角度加大。结论双足鼠椎旁肌力量失衡可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追加注射BTX—A可维持侧凸状态。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估经后路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3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平均随访38.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截骨区前缘和后缘的高度以及填写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末次随访时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结果 术前Cobb角为41.6°±7.8°,术后3个月Cobb角为7.8°±4.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8.6°±4.1°,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丢失(P>0.05).截骨区前缘高度增加(2.7±0.8)mm.截骨区后缘高度压缩(7.2±3.1)mm.术前、术后3月VAS评分分别为(7.1±2.9)分和(2.5±1.3)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完整地保留了伤椎峡部及下关节突,保持了伤椎与下位脊椎的连续性,减少了截骨区脊椎矢状面的移位,同时也保留了神经根通道的上壁,从而减少了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