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472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42篇
  4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目的 进一步了解湖南省境内钉螺分布规律,为省内“精准血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钉螺普查的相关要求,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全国钉螺调查方案》为实施标准,在2016年春季查螺期间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环境进行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标准查螺数据库,统计分析现有钉螺面积、流行区类型、环境类型、植被等分布情况。 结果 2016年全省完成钉螺普查392.07万框,调查面积32.49亿m2,查获活螺31.95万只,活螺密度0.081只/框。共查出钉螺环境1 707处,钉螺面积16.63亿m2,其中垸内钉螺912处,面积1 725.48万m2。全省41个疫区县有31个县发现现有钉螺孳生环境,分布在170个乡镇的743个行政村。全省现存钉螺疫区流行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占总有螺面积97.5%;环境类型以垸外滩地为主,占54.5%;植被环境以杂草为主,占70.5%。全面完成了湖南省41个疫区县级单位钉螺分布调查、螺情资料汇编、有螺环境地理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oogle Earth平台)地图绘制。 结论 通过此次钉螺普查,全面掌握湖南省钉螺的分布状况,为全省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我院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821株大肠埃希菌,采用革兰氏阴性细菌药敏卡AST-GN13进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和总结。结果住院和门诊患者分离菌株耐药率最高的3种抗菌药物分别为氨苄西林(75.2%、64.1%)、氨苄西林-舒巴坦(50.0%、38.7%)、复方新诺明(46.2%、38.5%);住院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唑琳、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分离株(P<0.05);住院和门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41.1%和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呋喃妥因和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外,产ESBLs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不产酶菌株(P<0.05);共检出3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均为住院分离株。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住院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应重点加强住院患者细菌耐药的监控。  相似文献   
63.
微生态制剂联合蒙脱石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郑志坚  高树辉  周杰 《新医学》2006,37(10):669-669,683
10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常规予抗病毒、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和蒙脱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止泻时间分别为(2.7±1.2)日和(4.3±1.4)日,住院时间分别为(3.7±1.4)日和(5.5±1.6)日,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5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笔者认为,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在常规抗病毒补液基础上,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制备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并对花椒精油固体制剂的抗真菌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草药及食品的储藏提供安全、绿色、高效的杀菌剂。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产地花椒(甘肃大红袍花椒、韩城大红袍花椒、汉源红花椒和茂汶大红袍花椒)精油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进行分析,选用Agilent HP-5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行分离(初始温度60 ℃,保持2 min,以10 ℃·min-1上升至280 ℃,保持5 min),扫描范围m/z 35~590。利用纳米分子筛吸附法制备花椒精油固体制剂,考察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菌及其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UPLC-FLD)分析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毒素的抑制作用,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40 nm。结果 4个不同产地花椒的平均精油提取率5.2%;(+)-柠檬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是不同产地花椒精油的主要成分。含花椒精油体积分数为0.1%时,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菌分生孢子的抑制率(16.41±8.89)%;含花椒精油体积分数为0.2%时,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抑制率(8.11±2.70)%;当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含花椒精油体积分数为0.5%时,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抑制率(21.62±5.41)%,对黄曲霉菌分生孢子的抑制率(45.43±5.67)%,对黄曲霉毒素的抑制作用可达(90.47±12.77)%。结论 不同产地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花椒精油对黄曲霉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及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可将花椒精油开发成抑菌制剂,运用于中药材、食品的存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急性肾损伤(AKI)2期与AKI 3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危重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ICU实施CRRT的56例危重AKI 2~3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2年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订的新的AKI标准,将患者分为AKI 2期组(26例)与AKI 3期组(30例)。比较两组的预后指标(住院时间、CRRT持续时间、28 d肾功能恢复率、28 d全因病死率)及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EⅡ)评分,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KI 3期组患者的CRRT持续时间[(188.6±112.5)h vs.(96.3±44.7)h]、28 d全因病死率[66.7%(20/30)vs.15.4%(4/26)]均明显高于AKI 2期组(P<0.05),28 d肾功能恢复率[36.7%(11/30)vs.92.3%(24/26)]均明显低于AKI 2期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AKI 3期组患者的APACEⅡ评分[(23.4±3.6)分vs.(19.8±2.1)分]明显高于AKI 2期组(P<0.05);AKI 3期组患者的生存中位时间(34 d vs.109 d)明显短于AKI 2期组(P<0.05)。结论AKI 2期启动CRRT能够明显降低28 d全因病死率,延长生存中位时间,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9年3月9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平均3.7 cm(1.2~5.4 cm),临床分期T 1N 0M 0。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19~62个月,平均50个月。均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前改善全身一般状况并加强血液透析,围手术期予普通血液透析和无肝素血液透析相结合的方法行肾脏替代治疗,术中、术后限制性补液。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术中输血及死亡。手术时间67~160 min,平均102.9 min。术中出血量40~120 ml,平均73.3 ml。术后第1天即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恢复普通血液透析时间6~7 d。术后急性左心衰竭1例,皮下气肿1例,均对症治愈。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1 d。术后随访5~70个月,平均35个月,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继续血液透析。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围手术期周密管理,加之个体化补液和及时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癌行后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在匹配良好的情况下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半肝切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261例因良恶性疾病行左半肝或右半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半肝切除(腹腔镜组),218例行开腹半肝切除(开腹组)。使用包括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匹配后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结果138例病人匹配成功,其中腹腔镜组36例,开腹组102例。两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的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9个混杂因素达到平衡。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结果数据以M(P25,P75)表示]出血量少[200(100,200)ml比300(200,400)ml,P<0.05],输血量少[0(0,0)ml比0(0,400)ml,P<0.05],术后禁食天数[1.00(1.00,2.00)d比3.00(2.00,4.00)d,P<0.05]及术后住院天数[8.38(7.00,10.00)d比11.85(9.38,14.38)d,P<0.05]更短。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输血率低(11.1%比34.3%,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5天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长[(317.42±86.58)min比(248.92±91.54)min,P<0.05],住院总费用更高[(7.75±1.44)万元比(6.47±1.84)万元,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术后第1、3、5天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安全可行,其术中出血量更少,病人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8.
<正>脑出血在治疗过程中易合并高钠血症,而高钠血症是脑出血患者评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传统治疗方法如限制钠的摄入、输注低渗液体等往往效果不理想,且过快降低血钠可加重脑细胞水肿或发生中枢脱髓鞘病变。随着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电解质紊乱中的广泛应用,使脑出血合并高钠血症的治疗有了新的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CRRT对脑出血合并高钠血症的治疗价值,同时探讨CRRT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荧光素钠指导高级别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例资料,术前行增强MRI检查,术中在荧光素钠染色下指导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行增强MRI、MRS检查,测量并比较胶质瘤术后术腔壁(a区)、肿瘤侧正常脑组织(b区)及对侧相应区域正常脑组织(c区)的Cho/Cr值及差异。结果a区分别与b区、c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区与c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级别胶质瘤手术中,严格按照荧光素钠的染色范围切除肿瘤,不能全切除肿瘤,需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TM version 4.0,PedsQL TM 4.0)中文版普适性核心量表、自制家庭环境量表对儿童及其父母评估。对92例ADHD患儿和88例正常儿童进行生存质量和家庭环境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ADHD儿童生存质量评分总分比对照组低,父母报告评分总分比对照组低。ADHD儿童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中都明显低于正常组父母。儿童的生存质量受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父母间关系和社区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 ADHD组儿童的生存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应进一步完善ADHD儿童的治疗方案,为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