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炳煌  吴明霞 《中国针灸》1997,17(7):389-390
采用隔姜炎神阙治疗支气管哮喘27例,治疗前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T3、T4、T4/T8值及杀伤细胞(NK)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灸治后复检T3、T4、T4/T8值及NK细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同时观察到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T3、T4、T4/T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2.
针灸对骨折家兔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纯种新西兰白兔52只,造成3mm骨缺损的标准骨折模型,术后不采用任何外固定,造模后次日即开始针灸治疗。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试,结果血清及骨痂Zn,Cu,Mn,Fe,Mg增加显著。说明针灸可以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3.
对近 10年文献中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概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结果提示 ,在临床上存在多种因素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产生影响 ,主要包括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的针刺方法、不同的腧穴、刺激量等几方面。文章将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旨在对这些影响因素扬长避短 ,指导临床制订出最佳的针刺治疗方案 ,最大限度的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效果 ,同时为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4.
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3例采用化脓灸治疗,隔姜灸组30例采用隔生姜片灸治,针刺组31例采用针刺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支气管哮喘在降低血清IgE含量,增高FEV1.0/FVC比值上与隔姜灸组,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改善肺通气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针法联合常规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一科的寒湿痹阻型LDH缓解期住院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取腰阳关、命门和双侧肾俞、大肠俞、委中、环跳,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针法(取双侧肾关、曲池、足三里、下巨虚)治疗,进针后行补法。2组每天均治疗1次,每周6次,疗程2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McGill疼痛评分[包括疼痛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目前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及最大肌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RI、VAS、PPI、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及最...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50例患不同心血管病症者运十指功前、后心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十指功对心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与针灸治疗双向调节作用完全相符,并为证实十指连心、心胸内关应、劳宫治心闷及拉指点穴能宽胸理气、调气行血的理论提供客观依据。说明十指功对自我保健、益寿延年是一个比较理想而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我科多年来采用三伏天灸治疗哮喘病3000多例,取得一定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随访99例三伏灸治疗的哮喘病患者,发现灸后有无瘢痕与疗效有一定关系,报告于下。一、治疗方法分别于初、中、末伏之日,取穴大椎、肺俞(双)3个穴位,置鲜生姜大约2×2cm、厚约0.3cm,在姜片上置2.5cm圆锥形艾柱,隔姜灸3壮,使局部皮肤潮红,而后又在这3个穴位上分别敷贴“三伏灸药膏”。二、随访结果哮喘症状体征减轻,基本不发作者  相似文献   
78.
患者玛依,38岁。第八胎顺产一男婴,胎盘经手法辅助排出完整。但产后四天来,阴道出血不止,曾注射止血剂及阴道纱布填塞未能凑效,准备输血,但血库又无相符血型。患者诉头昏、心慌、下腹部胀痛。体  相似文献   
79.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myelogenic osteoclastogenesis and IL-6 mRNA expression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 turns to be that the number of myelogenic osteoclasts in the model group isobviously bigger than in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P<0.01),and that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is markedlysmaller than in the model group(P<0.01).The IL-6 mRNA expression in the marrow cells of the modelgroup is significantly elevated,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P<0.01),while the itselevation is lower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an in the model group(P<0.01).It is therefore concludedthat 1)acupuncture effectively modulates the secretion of and then to reduces IL-6 mRNA expression and2)acupuncture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myelogenic osteoclasts.  相似文献   
80.
天突、气舍针刺安全的临床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突、气舍穴局部解剖与针刺安全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号克氏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正常成人尸体上、左右共92侧解剖观测了天突和气舍穴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特点。结果:50·0%的标本胸骨柄后的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胸骨角平面,6·5%的标本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第1肋平面;天突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观测结果为43·5%的标本左头臂静脉上缘平齐或接近胸骨柄上缘,56·5%的标本左头臂静脉上缘平齐于胸骨柄中部;在气舍穴的钢针穿刺中观察到有68侧标本颈内静脉被刺穿,占73·9%,有24侧标本的左颈总动脉被刺损,占26·1%;并有约50侧标本的迷走神经被钢针触及,占54·3%。结论:天突和气舍的针刺操作不仅仅易伤及上部胸膜腔,更易伤及上纵隔及颈根部的大血管、迷走神经等要害结构,应引起重视与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