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51.
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与肺癌易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及与吸烟交互作用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PCR扩增限制性酶切法(PCR -RFLP)检测肺癌病例(n =14 9)和按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正常对照者(n =15 7)XRCC1基因C2 5 30 4T和G2 815 2A多态,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及基因多态与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肺癌风险的影响。结果 肺癌患者中,XRCC12 6 30 4TT变异基因型频率为12. 8% ,高于对照组6 . 4 % (P <0 .0 5 ) ;此种基因型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是其他基因型的2 .0倍(调整OR =1 6 ,95 %CI =0 . 5 7~4 . 4 7)。2 812 5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为10 .7% ,高于对照组8 .3% (P <0. 0 5 ) ;经性别、年龄和吸烟状况调整,此基因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是其他基因型的2 .1倍(95 %CI =0 73~6 . 15 )。XRCC1基因这两个多态位点之间没有明显的联合作用,但基因型均吸烟之有联合作用而增高肺癌风险。结论 XRCC1基因多态及其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2.
大别山野葛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野葛葛根素含量,为野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为30%乙醇100℃水浴回流提取葛根样品.应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XDB-C18(4.6×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20 ml进样,以色谱峰面积计算样品含量.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在250 nm处测吸光度,检查该方法的专属性.结果:葛根素在20~200 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样品精密度RSD=4.79%,样品回收率为93.05%~105.93%,RSD=4.6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好,回收率及准确度高,是测定葛根素和评价野葛质量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尿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三种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方法,为临床确诊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提供诊断手段。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荧光检测器,采用Zorbax SB-Aq-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使用0·02mol/L KH2PO4溶液为流动相,对正常儿童和神经母细胞瘤患儿24h尿中NE、E和DA进行测定。结果NE、E和DA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5·46%、3·96%、4·49%,日间精密度分别为6·48%、4·67%、5·43%。NE、E和DA低、中、高3种浓度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20%~94·38%、94·60%~95·85%、88·43%~91·68%。NE、E的线性范围为25~800μg/L、DA的为50~1600μg/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5、1·5、0·5μg/L。结论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同时采用模式识别技术 ,评价血清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12 5(CA12 5 )、促胃液素 (Gastr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对肺癌组织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5 1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 5、促胃液素、NSE水平 ,采用线性学习机法、Fisher判别分析法及K NN法等3种模式识别技术 ,探讨了该 4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促胃液素、NSE水平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 ,而CEA、CA12 5水平却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判别SCLC与NSCLC类型中 ,3种模式识别技术总的符合率分别为 81.5 %、87.5 %、10 0 %。结论 :该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织分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同时表明模式识别技术在组织分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癌基因AKT2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鳞癌和腺癌组织80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35例中AKT2蛋白、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KT2蛋白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中总阳性表达率为91.3%(73/80),显著高于在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表达5.7%(2/35)(P<0.05);AKT2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T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在肺癌(鳞癌 腺癌)和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52.45±26.14)%和(9.57±2.20)%,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肺鳞癌和腺癌中,AKT2蛋白的总表达与PCNA高增殖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KT2的高表达与肺鳞癌和腺癌的高增殖活性及恶性行为有关,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77例肺癌患者和 10 7例健康对照人群中GSTM1、GSTT1基因缺失的频率。结果 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5 8 4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缺失频率 4 2 1% (χ2 =4 811,P =0 0 2 8) ,危险度分析得出OR =1 938,95 %CI为1 0 70~ 3 5 0 9;病例组GSTT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 5 7 1% ,接近对照组 5 0 5 %的水平 (χ2 =0 80 2 ,P =0 371)。联合分析表明两基因在肺癌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GSTM1基因缺失或GSTM1、GSTT1基因联合缺失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应用麻黄桃仁颗粒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进行研究,来观察其对EAT小鼠体液免疫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甲状腺球蛋白(TG)与弗氏完全佐剂成功复制EAT小鼠模型后,随机分组实验,检测EAT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麻黄桃仁颗粒具有抑制体液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的作用,能降低血清中TGA、TMA、TPoAb含量。结论:麻黄桃仁颗粒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具有治疗效果,能剂量依赖性抑制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和3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p-AKT蛋白和PCNA的表达,分析p-AKT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AKT蛋白不表达,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鳞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仅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19/20))高于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0%(8/16),P<0.05).在NSCLC和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52.45±26.14)%和(9.57±2.2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p-AKT的表达与肿瘤的高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雌二醇、睾酮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的影响和麻黄桃仁颗粒对雌二醇、睾酮水平的干扰。方法在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基础上,将麻黄桃仁颗粒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立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等,经治疗后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雌二醇、睾酮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组,而睾酮水平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麻黄桃仁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桃仁颗粒3个剂量血清睾酮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睾酮对AIT有一定作用,而麻黄桃仁颗粒具有一定的降低EAT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AKT信号转导通路中有关蛋白磷酸化AKT(p-AKT)、AKT2及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及3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p-AKT、AKT2、PTEN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AKT、AKT2在NSCLC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8%、91.3%,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0、5.7%(P〈0.05)。PTEN在NSCLC中低表达,阳性率47.5%,显著低于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94.3%(P〈0.05)。p-AK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AKT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100%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80.6%(P〈0.05)。PTE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AKT2与p-AKT呈正相关(rs=0.596,P〈0.01)。PTEN表达与p-AKT(rs=-0.240,P〈0.05)、AKT2(rs=-0.326,P〈0.01)呈负相关。结论 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PTEN表达的丢失与AKT的活化有关,AKT2是PTEN的调节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