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低剂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联合颅脑CT灌注(CTP)一站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2~5月临床诊断脑缺血性病变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完成Revolution CT低剂量头颈部CTA联合颅脑CTP一站式检查,计算患者受检X线有效辐射剂量;统计分析头颈部血管狭窄情况;通过TMax伪彩图发现异常与正常灌注区,测量异常与正常灌注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据,以确定异常灌注区梗死前期缺血程度(Ⅰ期、Ⅱ期)及急性脑梗死,以及确定TMax伪彩图提示异常区域的敏感性;同时测量低灌注及正常区域的TMax值,通过ROC曲线得出诊断Ⅰ期、Ⅱ期与急性梗死期的临界值。结果 颅脑灌注有效辐射剂量为(2.27±0.10)mSv,头颈部CTA及颅脑CTP总辐射剂量为(3.21±0.17)mSv。TMax伪彩图提示异常灌注区敏感性为95.16%(59/62)。诊断Ⅰ期、Ⅱ期、急性脑梗死的临界值分别为2.99 s、4.26 s、6.34 s。结论 Revolution CT头颈部CTA联合颅脑CTP一站式检查辐射剂量低,能够同时发现血管狭窄及灌注异常,TMax伪彩图发现灌注异常敏感性高,TMax值的测定对脑缺血低灌注程度有定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低剂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联合颅脑CT灌注(CTP)一站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2~5月临床诊断脑缺血性病变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完成Revolution CT低剂量头颈部CTA联合颅脑CTP一站式检查,计算患者受检X线有效辐射剂量;统计分析头颈部血管狭窄情况;通过TMax伪彩图发现异常与正常灌注区,测量异常与正常灌注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据,以确定异常灌注区梗死前期缺血程度(Ⅰ期、Ⅱ期)及急性脑梗死,以及确定TMax伪彩图提示异常区域的敏感性;同时测量低灌注及正常区域的TMax值,通过ROC曲线得出诊断Ⅰ期、Ⅱ期与急性梗死期的临界值。结果 颅脑灌注有效辐射剂量为(2.27±0.10)mSv,头颈部CTA及颅脑CTP总辐射剂量为(3.21±0.17)mSv。TMax伪彩图提示异常灌注区敏感性为95.16%(59/62)。诊断Ⅰ期、Ⅱ期、急性脑梗死的临界值分别为2.99 s、4.26 s、6.34 s。结论 Revolution CT头颈部CTA联合颅脑CTP一站式检查辐射剂量低,能够同时发现血管狭窄及灌注异常,TMax伪彩图发现灌注异常敏感性高,TMax值的测定对脑缺血低灌注程度有定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3.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224,自引:6,他引:218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8年2月至2003年5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分别接受角钢板(A组)、动力髋螺钉(DHS,B组)、Gamma钉(C组)、股骨近端钉(PFN,D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四组、共1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A、B组和C、D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B组相比,C、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A、B、D组和C组相比在术中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高。A组和B、C、D组相比在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差。各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ⅠA型无移位和ⅠB型部分移位的骨折,应用四种内固定皆可;对Ⅱ、Ⅲ型骨折,适用Gamma钉和PFN;对Ⅱ、Ⅲ型中骨折线未累及小转子水平的股骨外侧皮质者,亦可应用DHS结合大转子张力带或大转子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对大转子处呈冠状面骨折者,不可用角钢板和DHS  相似文献   
54.
55.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肝癌22例,以大体肿瘤体积(GTV)边缘适当外放5~10mm作为计划靶体积(PTV),优选5~6个非共面适形固定野照射,以90%等剂量线计算剂量,单次剂量DT3.6~7Gy/次,2~3次/周,总剂量DT35~42Gy/5~10次,GTV中位值为61.2cm^3(19.4~136.2cm^3)。结果:近期疗效CR、PR、NC、PD和有效率(CR PR)分别为4.5%、54.5%、36.3%、4.5%和59.1%;1、2年生存率分别为45.4%和27.3%;急性放射性肝损伤中转氨酶升高18.2%,黄疸指数升高9.1%。认为3DCRT具有定位准确、计划精确、重复性强等优点,用于治疗原发件或≤2个转移灶的继发性肝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6.
王德文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军事医学病理学家,我国军事医学病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就是少活20年,也要为祖国的军事医学事业填补空白!"  相似文献   
57.
朱琪伟  吴志军  王建红 《中国肿瘤》2014,23(10):865-868
[目的]研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RT-PCR法检测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新鲜组织中pERK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pERK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2.35±0.36)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1.18±0.25)及浅表性胃炎组织(0.68±0.10)(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R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8.3%)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43.3%)及浅表性胃炎组织(5.0%)(P均〈0.01)。胃癌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明显相关。[结论]pERK在胃癌中高表达,pERK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pERK表达可能有助于胃腺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在评估新生儿黄疸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06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2例。A组用高危因素评估新生儿黄疸情况,B组用经皮测胆红素值评估,C组用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评估。根据诊断结果给予相应治疗,比较各组诊断正确率和黄疸消退延迟的情况。结果 C组诊断正确率最高,为89.92%;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黄疸消退延迟发生率最低,需要临床干预例数最少;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能够较好地评估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及早诊断病理性黄疸和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明显降低黄疸消退延迟发生率,利于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将80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榄香烯放疗增敏组40例和单纯放疗组40例,两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方案相同,即放疗采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6 MV的直线加速器,照射方法采用常规分割,5次/周,200 cGy/次,总剂量5 000~6 000 cGy。榄香烯放疗增敏组每日常规放疗前2 h予榄香烯2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结果:榄香烯放疗增敏组完全缓解率、稳定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7.5%、5.0%、95.8%,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稳定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7.5%、12.5%、80.0%,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榄香烯作为增敏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早产儿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采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的胃液,行UU核酸定量检测,将其中69例阳性患儿作为阳性组,另选70例阴性患儿作为阴性组,比较两组患儿胎膜早破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胸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血气异常、氧疗、机械通气比例。结果:阳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53.6%,胸片恢复正常时间(11.0±7.6)d,血气异常、氧疗、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46.4%、60.9%、31.9%;阴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45.7%,胸片恢复正常时间(5.5±4.9)d,血气异常、氧疗、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28.6%、35.7%、1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BPD发生率为4.3%,阴性组为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检测胃液UU核酸对诊治UU感染具有指导意义,且UU感染与早产儿急(慢)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