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 Meta 分析探讨代谢综合征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Ovid-sp 数据库,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14年5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 STATA12.0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6项队列研究、2项病例对照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结肠癌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OR=1.43,95%CI :1.23~1.66,P <0.05);分层分析发现,男性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结肠癌发病风险高于对照组(OR =1.50,95%CI :1.22~1.84,P <0.05),然而,女性人群中,其合并效应量 OR 为1.39(95%CI :0.98~1.96,P =0.07),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结肠癌死亡风险并未发生变化(OR=1.22,95%CI :0.92~1.63,P =0.17)。结论代谢综合征与结肠癌发病有一定联系,但存在性别差异。代谢综合征结肠癌死亡风险并未增加,有待更多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2.
63.
64.
75例胎盘早剥发病孕周与母婴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病年龄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0年1月~2005年12月及在东莞市人民医院1997年8月~1998年7月进修学习时,对分娩的12836例产妇进行调查,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及母婴预后。结果:发病时孕周越小,母体并发症发生率越低,预后越好,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发病孕周越大,母亲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围产儿死亡率与胎盘早剥类型关系大。结论:胎盘早剥发病孕周类型对母婴预后影响密切,重型胎盘早剥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随着孕周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调查老年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对50例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同时设立非肿瘤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而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二者无差别(P>0.05)。结论 老年肿瘤病人与非肿瘤病人对社会支持的认知评价存在差异,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可能存在不同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66.
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血浆5-HT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血浆 5 -羟色胺 (5 -HT)含量的关系。方法 符合CCMD - 2诊断标准的抑郁症病人 15例 (男 5例、女 10例 ) ,年龄 2 7~ 6 2岁 ,HAMD2 1~ 4 5分 ,纽卡斯尔量表 6~ 10分者进入本组。以不定剂量氯丙咪嗪口服 ,逐渐加量至 1周后各自剂量固定不变 ,疗程 8周。以HAMD减分率大于 5 0 %为有效指标。采用HPLC -ED测定治疗前、后血浆 5 -HT含量。结果 HAMD疗前为 (38 84± 6 5 3)分 ,疗后为(11 93± 5 93)分 (t=2 4 5 7,P <0 0 1) ;血 5 -HT疗前为 (186 6 2± 88 88)ng/ml,疗后为 (2 2 6 79± 5 8 72 )ng/ml(t=2 80 8,P <0 0 1) ;HAMD得分变化与血浆 5 -HT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5 6 ,P <0 0 1)。结论 氯丙咪嗪临床疗效与血浆 5 -HT上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7.
恐怖症患者个性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症患者个性特征探讨吴彩云,王金华,徐英苏州医学院附一院恐怖症为神经症中的一种亚型,过去认为较少见,近年来发现并非如此。国外报导,人群中非典型恐怖障碍发生率约1%[1],中山医科大学三年中就报告了222例,占精神科门诊45%。我们收集的1112例神...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强迫症防御方式的特征及防御机制因子与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36名强迫症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查.结果强迫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F14.69±1.03,F24.93±0.95,F34.92±0.86,F45.30±1.23)高于对照组(F13.67±1.08,F25.68±1.03,F33.63±0.71,F45.63±1.39)(P<0.05或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焦虑、抑郁、强迫思维、强迫总分存在正相关,中间型防御机制与抑郁、焦虑有正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并与焦虑、抑郁、强迫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自二十世纪以来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最大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冠心病(CHD)和动脉粥柞硬化(AS),致病因素多且十分复杂。迄今为止,早已确立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尚无法完全解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情况。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生活习惯、情绪性格及行为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发病机  相似文献   
70.
吴彩云  黎炼 《当代护士》2013,(11):37-37
目的 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手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外科手术前应用贮存式自体输血者49名,比较其术前采血与术后RBC、Hb、Hct、Plt变化差异.结果 49名患者自体血输注后无不良反应,没有发生贮存输血相关并发症,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RBC、Hb、Hct、Plt之间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贮存式自身输血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