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新药研发难度逐渐加大,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重。一个基因——一个药物——一种疾病的新药发现模式已不适合药物研发。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以及网络药理学的思想有望成为现代中药创制的新策略。本文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概要介绍了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类风湿性关节炎热证"药-证对应"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分析其对应的分子网络及药物靶标网络,初步探讨“药-证对应”的机制.综合运用定向文本挖掘、PubChem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检索、临床典型热证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基因组学检测以及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网络构建等研究方法.通过定向文本挖掘,筛选出治疗RA热证的常用中药:黄柏、知母、苍术及牛膝4味中药.通过检索PubChem数据库,找到RA热证的对证中药共有靶蛋白123个.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得到RA热证与正常人比较的差异基因21个.通过IPA软件分别构建RA热证和对证中药靶蛋白的分子相互作用网络.两个网络共有4条相同的生物学通路: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信号通路,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辅助T细胞中的CD28信号通路.这些细胞免疫反应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共同干预了细胞存活、细胞免疫及炎症反应等细胞生命活动.结果表明:RA热证的分子网络和对证中药靶点的分子网络所涉及的共同的生物学通路:GM-CSF信号通路,CTLA4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辅助T细胞中的CD28信号通路可能就是对证中药治疗RA热证“药-证对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病因未明,以记忆、认知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化性疾病.AD发病机制的各种假说中β淀粉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学说和tau蛋白学说得到较多的认可,但均不能完整地解释AD的发病过程.近来研究表明突触功能改变与认知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α(IL-1α)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用药组,模型组及用药组大鼠双侧海马各一次注射Aβ1-40,对照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制作成功后,用药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4mg/kg,共1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IL-1α蛋白和mRNA在大鼠海马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α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IL-1α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α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IL-1αmRN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AD模型大鼠海马IL-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10μg,治疗组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 4mg/kg, 15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突触素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海马区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数量(152 80±15 76)及平均光密度(0 3180±0 0278)均增加;突触素表达总量(1917 71±41 02)及密度比值(0 87±0 03)亦增加;突触结构较清晰,界面增长,突触后电子致密物增厚.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的表达,减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樱桃花青素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脾细胞增殖及血清IL-6和足爪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樱桃花青素苷高、中、低剂量(300、150、75mg/kg)组及雷公藤多苷(8.75mg/kg)治疗组(简称雷公藤组),除正常组外,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全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CD8值;光镜下观察踝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能力;放免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与足爪匀浆中PGE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外周全血中CD3、CD4T细胞下降(P<0.01),樱桃花青素苷和雷公藤组外周全血中CD3、CD4T细胞升高。光镜下组织形态观察表明花青素苷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能减轻滑膜增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组织损伤。在ConA刺激下模型组大鼠脾细胞增殖反应与正常组相比降低,樱桃花青素苷高剂量能使模型大鼠低下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恢复至接近正常。模型组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组,樱桃花青素苷各剂量组血清IL-6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足爪PGE2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樱桃花青素苷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PGE2水平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樱桃花青素苷高剂量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足爪PGE2水平,从而减轻模型大鼠的关节炎损伤。  相似文献   
37.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臂干是主动脉弓凸面自右向左发出的第一条分支,其上行至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包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我们在解剖一男尸时,发现头臂干缺如,主动脉弓自右向左发出四条分支: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方对CIA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影响.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予宣发膜原方治疗,用ELISA及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宣发膜原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和IL-6(P<0.01),升高IL-10(P<0.01).结论:宣发膜原方能够调节CIA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肠道黏膜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皮内注射Ⅱ型胶原(COL-Ⅱ)建立CIA大鼠模型,分离模型大鼠PP结淋巴细胞(PPL)、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共培养48h后,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加入RPMI1640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均可使PPL分泌TNF-α减少,但使IFN-γ的分泌增加;而IEL和LPL分泌TNF-α和IFN-γ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对CIA大鼠PPL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对于IEL和LPL,则可导致其免疫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40.
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得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文章结合赵炳南学术流派研究的实例,简要阐述了利用数据挖掘进行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并提出了数据挖掘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的工具、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