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川芎挥发油中丁基苯酞的含量。方法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0.05mol/L醋酸钠溶液-乙腈(45∶55)用醋酸调节pH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丁基苯酞在浓度9.7~31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12%。测得川芎挥发油中丁基苯酞的含量分别为13.12%、13.83%、13.5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川芎挥发油中丁基苯酞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2.
综述“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有关该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认为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涉及经脉络属、阴阳学说及藏象理论;临床研究方面,该理论主要用于指导药物治疗,包括肺病治肠及肠病治肺,针灸治疗应用较少;实验研究,主要从实体结构、粘膜免疫、肠道菌群等方面探讨,近年来有“肠-肺轴”的提法,研究方法及角度更多样。明确这些理论研究,将对“肺与大肠相表里”进一步、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及方向。本文建议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要采用多种方法、融合多个领域,尤其是多种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的应用,肺、大肠微生物研究与免疫学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RSV肺炎小鼠尿液和粪便中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变化,寻找可协助RSV肺炎诊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建立RSV肺炎模型,分别收集小鼠的尿液和粪便,经肟化和衍生化后,运用GC-MS检测尿液和粪便中所含有的代谢物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RSV肺炎小鼠的尿液中共测得38种代谢产物,其中乳酸、丙酸、L-脯氨酸为差异代谢产物(P<0.05);粪便中共测得43种代谢物,其中亮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嘧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寻找RSV肺炎小鼠尿液和粪便中的生物标记物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制剂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建立谱效相关性指纹图谱可以进一步提高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的针对性.本研究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中药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结合实验室工作积累,探索性地提出了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5.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6.
脂质不仅是细胞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调节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包括物质运输、结构支持、能量转换、细胞发育、分化和凋亡等。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脂质代谢网络的变化,进而识别代谢调控中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最终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大量研究表明,脂类代谢异常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脂质组学能揭示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脂类变化,找到异常的代谢通路,识别脂类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发展和治疗靶点的发现等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结构脂质和信号脂质在支气管肺炎、哮喘、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其中,结构脂质重点介绍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鞘脂类,信号脂质主要包括类花生酸类如前列腺素类、凝血恶烷类、白三烯类、脂氧素、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异前列烷等。目前,脂质组学发展迅速,分析技术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脂质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祖师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祖师麻进行提取、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提取物.以抗炎镇痛、刺激性等为指标,通过动物实验确定了祖师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及不良反应的部位.结果 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为祖师麻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刺激性主要来源于石油醚部位.结论 初步确定...  相似文献   
38.
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效应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PK-PD结合模型,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合理的网络靶点效应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智能计算方法、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中药复方给药方案,促进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和药物再评价.  相似文献   
39.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0.
杜仲盐制前后质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杜仲盐制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法:通过杜仲盐制前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醇溶性浸出物以及指纹图谱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杜仲盐制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醇溶性浸出物因产地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杜仲指纹图谱共标出指纹峰11个,盐杜仲则标示出8个。结论:杜仲经盐制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下降,醇溶性浸出物也发生改变,杜仲盐制后HPLC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减少,且大部分成分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