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79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6篇
  2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依达拉奉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和大剂量二组,每组各42例.小剂量组给予60mg/d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大剂量组给予120mg/d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Barthel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78.6%)与大剂量组(71.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明显低于大剂量组(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小剂量依达拉奉与大剂量依达拉奉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相当,但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临床给予护理干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利用抽签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随机分为B1组(观察组)和B2组(对照组)。B1组55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B2组5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健康知识评分、血压控制患者例数以及用药依从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老年高血压完成干预后,在健康知识评分、血压控制患者例数以及用药依从性几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临床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最终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3.
李军  魏娟  刘鑫  王耀华 《中国药房》2015,(9):1167-1169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靶控静脉注射模式于术中静脉持续泵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h)并维持肌肉松驰,静脉+吸入丙泊酚共2 mg/k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2.0%。两组患者均在切皮前追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μg/kg,术中每小时追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μg/kg;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七氟醚的浓度和丙泊酚剂量进行控制,使BIS控制在40~60。观察两组患者入室时(T0)、插管后(T1)、切皮时(T2)、关腹时(T3)、拔管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及术后苏醒时间,术前及术后第1、2、7天神经精神功能指标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2时MAP显著高于同组其他时间点;观察组患者T1时MAP显著低于同组其他时间点,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除循迹连线指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给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单用丙泊酚可更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4.
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是改善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因此,准确的了解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是目前世界卫生领域中极具代表性和科学性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本文通过对 HSOPSC 问卷的来源、内容和优势予以介绍,对其目前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重点分析,并深入阐明其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发现肝硬化17年,腹胀、气短1周”于2020年5月17日入本院就诊。患者于17年前因“乏力、腹胀”就诊于本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抗病毒(拉米夫定100 mg,口服,1次/d)、抗纤维化、保肝、利尿、支持等治疗,2007年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胃镜下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硬化剂注射及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2008年因“脾功能亢进”在本院肝胆外科行“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此后又多次因“胸闷、气短、腹胀”入住本院,行胸腹腔彩超提示:腹腔和/或胸腔积液,给予补充白蛋白、利尿、胸/腹腔穿刺引流等,胸闷、气短等症可缓解。本次入院前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腹胀,伴胸闷、气短、纳差,偶有咳嗽、咳痰、皮肤瘙痒,消瘦明显,无发热、寒战、腹痛等不适。既往否认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石棉暴露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0 mm Hg。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腹部膨隆,左上腹  相似文献   
36.
彭光耀  刘鑫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182-1184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细胞及组织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氧依赖的转录激活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能诱导多种缺氧反应性表达,使细胞及组织产生一系列反应以适应缺氧环境[1].研究发现在常氧状态下HIF-1a在支气管肺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HIF-1a表达的量则明显增加,认为HIF-1a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2].目前,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很少.现就HIF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宁市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诊疗的215例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照顾者能力测量表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26.82±8.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年龄、有无造口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以及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每日照顾时长、有无他人协助是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86.6%。结论 本组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工作者应关注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年龄大、有造口并发症、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照顾者文化程度低、照顾者每日照顾时间长和无他人协助的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加强结直肠癌肠癌造口患者及其照顾者同步健康教育,帮助主要照顾者加快适应照顾者角色并提高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39.
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短缺药品的特征、发生原因、替代药品特征等,医院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2018年短缺药品信息,并参照美国药师协会短缺药品指南,对短缺药品的品规数、短缺原因、价格与剂型特征、是否为基本药物及替代药物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结果:2016~2018年某院短缺药品的品规数为107种,其中基本药物42个品规,占比39. 3%。原材料短缺是导致药品短缺的首要原因(占比37. 4%),发生短缺的药品多数价格相对低廉(<50元药品占比73. 9%),注射剂更易发生短缺(占比41. 1%)。某院对短缺药品主要以不同厂家同规格药品替代(占比51. 4%),替代药品价格通常较短缺药品高(占比63. 4%)。结论:药品短缺给医疗机构等药品使用单位带来了许多治疗问题。搭建医疗机构内部短缺药品信息平台;确定短缺药品上报与发布专职人员;医生、护士及药学工作人员协同做好短缺药品院内限制使用管理和替代药物遴选,避免药品短缺发生时的人为差错都是应对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可试用磷酸氯喹进行抗病毒治疗。氯喹既往用于疟疾、肠外阿米巴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关于其不良反应已有较多报道。本文重点对氯喹相关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安全使用氯喹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