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野葛藤总黄酮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野葛藤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为大批量工业化提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葛根素和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出野葛藤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70%乙醇提取3次,每次加6倍溶剂、提取1.5 h,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后喷雾干燥,所得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野葛藤总黄酮制备工艺客观可行,重现性较好,为大批量工业化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葛藤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地上干燥藤茎,与常用中药葛根同源,在对葛藤药用资源的开发研究中发现,葛藤中也含有大量异黄酮成分,有可能替代葛根入药[1-3].为选择吸附性能良好的树脂,以确定异黄酮成分提取纯化工艺,作者比较了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葛藤异黄酮成分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3.
药用植物野葛的根及其藤茎中大豆苷元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野葛根及藤茎中的大豆苷元含量,探讨野葛藤的药用资源价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测定大豆苷元含量的方法学,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0∶50),流速:1.0ml.min-1,柱温:35℃恒温,检测波长:250nm。结果大豆苷元在0.05~0.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野葛根和藤茎中所含成分相近,大豆苷元根含量与产地密切相关。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研究野葛藤组分含量提供了方法依据,客观反映了野葛植物的药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64.
中药注射剂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当下药物研究的热门领域。痰热清注射液作为呼吸系统常用中药注射剂中用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关于其处方组成、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性的研究正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通过对痰热清注射液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从上述几个方面对痰热清注射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综述,以期对痰热清注射液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正交试验优选酮通颗粒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酮通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先以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辅料的类别及其比例;再采用正交试验,以成型率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以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以乳糖:糊精=3:2为最佳辅料配比;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辅料按1:2的比例混匀,以7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乙醇用量为12%(mL·g~(-1))。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0%。结论:该成型工艺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郝翠  刘逢芹 《药学研究》2017,36(6):369-372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不良反应的现状、类型、原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系统梳理.结果 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器官、组织的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药材成分与质量、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辅料、溶媒、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结论 提高质量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做好上市后再评价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