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耳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70%发生在1-5岁小儿,其中3岁以下占60%。在治疗中由于异物性质、嵌顿时间、部位的不同,术中易产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本文报告了34例耳道异物患儿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胎儿胸腺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中与染色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IUGR孕妇作为研究组,并抽取50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儿的胸腺体积、胸腺横径、前后径、T-T值,IUGR与染色体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胸腺体积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研究组胎儿的胸腺体积小于同孕周对照组胎儿,研究组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胸腺横径、前后径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相同孕周研究组的胸腺横径、前后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UGR与染色体异常之间呈正相关,IUGR发生率越高,染色体异常情况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胎儿胸腺具有重要意义,胎儿在母体生长迟缓,使得胸腺体积、前后径和横径均更加缓慢,T-T值也相对减小,与染色体异常存在较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对胎儿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苦豆肾茶方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CAM-1,INF-γ,MCP-1的影响。 方法:采用纯化大鼠前列腺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于第1,28天在大鼠背部多点注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苦豆肾茶方高、低剂量组、前列泰组,另取10只大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第2天开始喂药,10 mL·kg-1,苦豆肾茶方高、低剂量组灌胃苦豆肾茶方(生药9.0,4.5 g·kg-1),前列泰胶囊组灌胃前列泰(药粉0.95 g·kg-1),连续给药8周,ELISA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ICAM-1,INF-γ,MCP-1含量。 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CAM-1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5),苦豆肾茶方高剂量组可明显减少ICAM-1的生成(P<0.05);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NF-γ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MCP-1明显增多,苦豆肾茶方低剂量组前列腺组织MCP-1明显降低(P<0.05)。 结论:苦豆肾茶方通过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ICAM-1,MCP-1水平,起到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这或许是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的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5 4例NSCLC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结果 :NSCLC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与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无关 ,P >0 0 5 ,有转移的患者sICAM 1水平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结论 :NSCLC血清sICAM 1增高 ,sICAM 1参与了NSCLC的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95.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是一类多功能的多肽类生长因子,几乎体内的每个细胞都产生TGF-β并存在其受体。TGF-β在胚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及凋亡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和发育分化等多种生理过程。许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肾脏、肝脏、肺等的纤维化,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TGF-β生长的增多或减少有关。研究发现TGF-β及其受体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动态血压的特点、发生机制及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的意义。方法对36例重叠综合征、30例COPD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PSG监测,记录24hMSBP、24hMDBP、24hMHR、dMSBP、dMDBP、dMHR、nMSBP、nMDBP、nMHR及AHI、Lapnea、LSaO2、SaO2<90%时间。结果重叠综合征24小时动态血压整体水平、白昼水平、夜间水平及AHI、Lapnea、SaO2<90%时间较单纯COPD患者明显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LSaO2较单纯COPD患者明显下降;重叠综合征患者24hMSBP、24hMDBP、dMSBP、dMDBP、nMSBP、nMDBP与AHI、SaO2<90%时间呈正相关,与LSaO2呈负相关;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后,24小时动态血压整体水平、白昼水平、夜间水平及AHI、Lapnea、SaO2<90%时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压昼夜节律改善;LS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结论重叠综合征较单纯COPD患者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低氧明显;血压升高与呼吸暂停、夜间低氧有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重叠综合症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Ag-NOR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干部医疗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0例及在两科室治疗后COPD稳定期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ECOPD患者和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ECOPD及COPD稳定期对照组患者均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均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进行染色分析,以核仁银染面积/核银染面积(I/S%)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 治疗前,AECOPD治疗组和AECOPD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ECOPD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高于AECOPD对照组(t=-1.708,P<0.05)。治疗前,COPD稳定期治疗组和COPD稳定期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稳定期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对照组(t=-1.647,P<0.05)。AECOPD治疗组及COPD稳定期治疗组治疗期间各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红肿1例,予热敷后1周内自然消退,其他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COPD患者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可增加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重症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对2009年1月15日本院收治的1例重症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男性,29岁,发病前有家禽宰杀史,以畏寒、发热起病,持续高热,继之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1月19日(发病5 d)胸部影像学可见以左下肺为主的双肺炎症表现,迅速进展出现ARDS样肺部表现.立即给予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SIMV+PS+PEEP),采用小潮气量肺通气保护策略,病情逐日好转,无多器官功能降碍发生,2月6日痊愈出院.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成功救治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的前提,小潮气量加最佳PEEP通气策略改善氧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气道黏液高分泌足慢性气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共同而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与气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是一类由致密分子构成依赖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近年研究认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其配体能拮抗气道炎症反应,能对气道黏液分泌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近几年来,逐步成熟的三维超声成像新技术,以其独特的展示角度,使超声诊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畸形尤其是纵隔子宫的诊断上具有独特优点.本研究对100例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为纵隔子宫可能的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目的在于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纵隔子宫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