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解决熊胆粉质量控制存在的胆汁酸类化合物检测困难、化学信息不足、耗时长等问题,为熊胆粉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式检测器(UPLC-CAD)新技术,建立熊胆粉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利用相似度计算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35批不同来源熊胆粉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UPLC-CAD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结合液质联用对8个共有峰进行化学指认,全面地反映了熊胆粉中的主要胆汁酸成分。不同方法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投影含量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化学成分含量相似度。PCA和PLS-D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熊胆粉可聚集为3类,熊胆粉主要活性成分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在不同来源样品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差异显著成分为其他含量较小的胆汁酸成分如7-酮-牛磺石胆酸、胆酸等,提示熊胆粉质量控制应以主要指标成分TUDCA和TCDCA含量结合胆汁酸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综合评价。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UPLC-CAD的熊胆粉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可为熊胆粉的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含弱紫外吸收化学成分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建立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缩短分析时间。方法: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对痰热清注射液(TRQI)中熊胆粉提取物的共有峰进行了归属,共鉴定出4个胆酸类成分。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0.3 cm×10 cm,1.7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3 nm,建立了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对33批痰热清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分析,各批次痰热清注射液与对照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本方法首次建立了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粉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时间小于10 min,大幅提升了质控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雾化器不同角度对痰热清吸入溶液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的影响,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咖啡酸为指标成分,采用PARI Boy SX型压缩雾化吸入器(配备红芯雾化杯),配合BRS2000型呼吸模拟器,考察雾化器不同角度(上15度,下15度,上30度,下30度,偏15度,偏30度,垂直)对痰热清吸入溶液递送速率、递送总量的影响;选取成人、儿童、幼童及婴儿4种呼吸模式,测定痰热清吸入溶液中3种代表性成分的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结果:在相同雾化时间内,雾化器不同角度对痰热清吸入溶液中咖啡酸和熊去氧胆酸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影响不大,而对黄芩苷影响较大,且在垂直角度下,黄芩苷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高于其他角度。在不同呼吸模式下,药液中3种成分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有较大差异,与其他呼吸模式相比,成人呼吸模式下,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咖啡酸递送速率和递送总量均最高,递送速率分别为(555. 5±16. 61),(226. 3±6. 54),(26. 1±0. 32)μg·min~(-1);递送总量分别为(4 001. 1±82. 97),(1 754. 9±63. 73),(167. 6±1. 42)μg。结论:雾化器的使用角度对痰热清吸入溶液的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有一定影响,建议临床使用时应尽量保持垂直角度;在4种呼吸模式下,痰热清吸入溶液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不同,提示临床应根据患者呼吸特点来调整雾化剂用量或雾化时间,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刘绍勇  张小利  张振华  易月  张基  刘李  刘晓东 《中草药》2013,44(21):3030-3034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不同组分配伍给药对3种活性标志物黄芩苷、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尾iv给予黄芩提取物、熊胆粉提取物、黄芩+熊胆粉、黄芩+山羊角提取物、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提取物1次。LC-UV方法测定黄芩苷的血药浓度,LC-MS方法测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WinNonlin 6.3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不同配伍给药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仅使黄芩苷的AUC发生改变,且其AUC值呈现黄芩<黄芩+山羊角<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参数基本未发生改变,表明不同配伍不改变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行为。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不同配伍可影响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增加其暴露量,但不影响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动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痰热清注射液总混中间体的快速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龙  薛东升  刘绍勇  瞿海斌 《中成药》2010,32(12):2137-2140
目的:针对痰热清注射液(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总混中间体缺乏快速判别分析方法的问题,提出以近红外光谱技术为工具,实现对其类型的快速识别。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得到9种不同浓度和pH值的总混液样品共200份,原位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图,以其中的132份样品光谱作为校正集,68份样品光谱作为验证集,采用SIMCA方法建立样品光谱的判别分析模型。结果:利用验证集的68份样品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其中的64份样品得到了准确分类,准确率为94.1%。结论:所建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痰热清总混中间体,该项研究有助于实现痰热清注射液中间体的快速判别分析,从而为配液过程提供指导,提高制剂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UHPLC/QTOF法下连翘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液相-四级杆串联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法进行成分鉴定,连翘提取物分析采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14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5。并鉴定出9个峰,分别为连翘酯苷E、suspensaside C、咖啡酸、连翘酯苷、芦丁、异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连翘酚、连翘苷。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同时提供的信息较多,可用于连翘提取物的整体质量控制,对终产品痰热清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熊胆粉中含有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胆汁酸类是熊胆粉中含量最高且研究最多的活性成分,而非胆汁酸类成分目前却鲜有报道。因此,该研究对来源为四川、黑龙江、云南的熊胆粉中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胆红素、蛋白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胆汁酸和氨基酸,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来源的20批熊胆粉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汁酸类成分相似度高(相似度系数为0.922~0.977),不存在明显差异。所测样本中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牛磺鹅去氧胆酸是熊胆粉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41%~59%,均符合现行卫生部质量标准。二者总含量在来源为黑龙江的熊胆粉中最高,对不同来源的熊胆粉有分类意义。此外,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熊胆粉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但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对不同来源的样本有分类意义,该研究为市售熊胆粉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更加全面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传统方法分析熊胆粉提取物耗时、费工的缺点,发展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的方法方法 采集了104份熊胆粉提取物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作为参考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所得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定量校正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 6和0.994 8,校正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calibration, RMSEC)分别为0.491%和0.189%;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 8和0.952 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32%和0.417%;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 2和0.968 5,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34%和0.367%。结论 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为满意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本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无损,可推广应用于工业分析。  相似文献   
19.
痰热清注射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杰利  刘绍勇  张振华  易月  张基  刘晓东 《中草药》2013,44(13):1779-1785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痰热清注射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表征痰热清注射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大鼠单次iv给予(1.25、2.5、5.0 mL/kg)或多次iv给予(5.0 mL/kg)痰热清注射液,LC-UV法测定黄芩苷的血药浓度,LC-MS法测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 6.3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次iv痰热清注射液2.5 mL/kg后,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t1/2分别为(48.19±12.74)、(56.19±33.33)、(109.96±58.39) min; AUC0~6h分别为(1 718.02±656.49)、(1 150.83±371.53)、(541.52±403.69) μg·min/mL;给药量在1.25~5.0 mL/kg时,3种成分的t1/2无剂量相关性,黄芩苷和熊去氧胆酸的AUC0~6h均与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而鹅去氧胆酸的AUC0~6h与剂量呈正相关性.多次给予痰热清注射液5.0mL/kg后,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AUC0~6h分别为(2 872.37±476.45)、(3 339.63±939.94)、(1 241.29±408.38)μg·min/mL;蓄积常数分别为83.3%、118.5%、168.0%.结论 单次给于痰热清注射液1.25~5.0 mL/kg后,黄芩苷和熊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是线性的,而鹅去氧胆酸可能是线性的.多剂量iv后,黄芩苷和熊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无明显蓄积现象,而鹅去氧胆酸有一定的蓄积倾向.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痰热清注射液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对该项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尚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