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讨论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给予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以精神上的慰藉.并鼓励患者家属讲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认真的倾听,并诚实完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鼓励积极地增加活动训练和参与物理治疗.辅助患者维持肌肉能力和关节灵活性的训练、减少痉挛状态、提高协作性和鼓舞士气.在活动之间的休息.保护患者不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22.
23.
刘秀芳  张小娟 《中原医刊》2011,(13):110-1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68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并发症16例(2.39%)。结论LC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4.
25.
面肌痉挛是神经科临床常见而难治的一组症候之一。其特点为:多数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初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以后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本病进展缓慢,一般不会自然好转,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面肌痉挛的病因不明,因此常无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评价宫颈脱落细胞TBS诊断与Ag—NOR染色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已婚妇女160例,每例取宫颈同一部位同时做涂片2张,一张送病理科行巴氏染色,封片后按巴氏标准诊断报告;另一张固定并酸化后按Ag-NOR染色法进行染色、去离子、脱水后二甲苯透明封片。油镜下观察涂片细胞核及胞质背景为淡黄色,Ag-NOR颗粒呈棕黑色位于细胞核和核仁内,可呈两种形态:一种为团块状(主核仁),另一种呈散在于细胞核内的小颗粒(卫星颗粒),两种均需计数,随机计算100个细胞内颗粒总数,再换算成每个细胞内Ag—NOR平均数。结果正常细胞组、感染性细胞组、反应性细胞组、鳞状上皮细胞(ASCUS、LSIL、HSIL和鳞癌)组与腺上皮细胞(AGUS和腺癌)组多组间每个细胞Ag-NOR颗粒平均数比较(H检验)H=30.11,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组间两两比较,其中正常细胞组与感染性细胞、反应性细胞组间(H检验)H=4.21,P〉0.05,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细胞与鳞状上皮细胞(ASCUS、LSIL、HSIL和鳞癌)组间、腺上皮细胞(AGUS和腺癌)组间(H检验)H=42.1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TBS诊断细胞病变时,Ag—NOR染色可进一步帮助判断细胞的性质。  相似文献   
27.
28.
胎儿骨髓B淋巴细胞长期培养的研究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赖来俊,邹榕,何萍,池信才,魏一生福建省卫生学校刘秀芳1977年Dexter[1]创立了骨髓细胞长期培养,可支持粒系血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这个培养系统里虽然有原始淋巴细胞的存在,但不能支持淋巴细胞的发...  相似文献   
29.
慢性肺心病伴心功能不全多年来沿袭强心利尿方法治疗,效果多欠佳,尤其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不仅疗效难巩固,且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  相似文献   
30.
某旗属于人间布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自然疫源地,流行史较长,以往经过各部门多年的努力,曾在1996年左旗布氏杆菌病防治达到"基本控制区标准"。但是,从1999年开始,又出现人间布病散发病例,并有逐年上升的势头,直至2004年人间布病暴发,到目前为止,流行情况十分严重。2003年发病专率为16.66/10万;2004-2008年发病专率分别为439.62/10万、722.33/10万、690.40/10万、1307.49/10万、1554.07/10万、2490.26/10万、1474.96/10万、870.62/10万。通过对某旗布病的"三间"分布的分析,主要以牧民青壮年男性居多,从事牧业劳作时是这里传染布病的主要途径,由于某旗是纯牧业旗,因此布病的流行严重制约着左旗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