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温阳利水法为主治疗60例,浮肿消退占50%,部分消退占41.72%,无变化占8.3%;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无变化;血尿素氮较治疗前差别显著;前列腺素I2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差别显著;血栓素A2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切除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的方法和程序。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1年8月本院小儿外科收治且手术的腹部NB患儿40例。年龄6个月~13岁2个月。国际NB系列研究组织(INSS)分期: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13例,Ⅳ期2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术前CT影像评估、一致的肿瘤切除方法即骨骼化血管和网格样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3个程序,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完全切除率为97.5%,10例患儿左肾或右肾被切除,手术持续时间1 h 5 min~10 h 50 min,平均4 h 22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 200 mL,平均400 mL;术中输血0~1 200 mL,平均280 mL。术后7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患儿死亡,1例患儿右上腹出现少量包裹性积液,2例出现乳糜腹水,3例出现腹泻。无肾萎缩、血管破裂、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程序,能使大部分患者肿瘤安全、快速和完全地切除,并发症少。腹部NB手术的程序化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容易掌握这门技术。  相似文献   
23.
张可  曾园山  秦丽娜  刘洲  丁英  阮经文 《解剖学研究》2012,34(6):411-414,423,482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对早期受损伤的脊髓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定位.方法 成年雌性大鼠分为损伤组和电针加损伤组.全横断损伤两组大鼠的脊髓1d后,开始对电针+损伤组大鼠进行督脉电针,损伤组大鼠不做督脉电针.电针加损伤组在电针后1、3和7d时间点取出脊髓损伤区组织,损伤组也在相应时间点取出损伤区组织,用ELISA方法检测损伤区组织NT-3水平.再取电针后7d大鼠脊髓损伤区及其邻近组织切片做NT-3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染色.结果 电针加损伤组和损伤组的脊髓损伤区组织NT-3表达在时间上基本一致;在前3 d,NT-3水平是下降的,在后3 d,NT-3水平是增高的.但是,与损伤组相比,电针加损伤组的NT-3水平是明显增高(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有NT-3的表达.结论 督脉电针可以促进受损伤早期的脊髓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内源性NT-3,这可能是督脉电针促进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适宜微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联合使用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对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AR)发生率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02年9月~2006年11月11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甲基强的松龙(MP)组(n=29)、MP+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ALG)组(n=17)、MP+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组(n=8)、MP+赛尼哌组(n=12)、MP+ATG+赛尼哌组(n=30)、MP+ALG+赛尼哌组(n=17),各组免疫抑制诱导治疗后均联合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胶囊(MMF)+泼尼松(Pred)3联维持免疫抑制治疗.进行同期队列对照,只定期随访,观察各组急性排斥发生率.结果 各组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MP组34.5%、MP+ALG组17.6%(RR=2.456,P>0.05)、MP+ATG组2.5%( RR=3.684,P>0.05)、MP+赛尼哌组25.0%( RR=1.579,P >0.05)、MP+ATG+赛尼哌组3.3%(RR=10.526,P <0.05)、MP+ALG+赛尼哌组5.9%(RR=8.421,P <0.05).结论 联合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与单用MP组或单独使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治疗组比较,肾移植术后6个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较低.单独使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方案可减低急性排斥发生率,但与单用M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5.
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Improve 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可以有效地控制术中大出血和防止空气栓塞,切除用常规方法无法切除的浸润第二肝门肝后下腔静脉的巨大肝肿瘤或“中央型肝肿瘤”。我院1997年1月~1999年6月应用常温下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术治疗原发性肝肿瘤38例,均痊  相似文献   
26.
甘险峰  杨训  刘洲  周晓辉  张刚 《四川医学》2005,26(12):1425-1426
假性胰腺囊肿(PPC)是临床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治疗,但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内镜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进而导致对PPC认识和治疗对策的一些争论。本文对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43例PPC病例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背景:目前对肾移植围手术期采用何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特别是抗体的使用)既可以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又不增加受体感染的风险尚无统一的认识。 目的:比较肾移植后6个月内6种不同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的感染及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11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分为甲基泼尼龙组、甲基泼尼龙+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组、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甲基泼尼龙+赛尼哌组、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甲基泼尼龙+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赛尼哌组,各组免疫抑制诱导治疗后均联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维持免疫抑制治疗。 结果与结论:①感染发生率: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最低,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最高。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急性排斥发生率:甲基泼尼龙组最高,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最低。甲基泼尼龙组明显高于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及甲基泼尼龙+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赛尼哌组(P < 0.05)。表明联合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与单用甲基泼尼龙组或单独使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治疗组比较,不增加感染的发生,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8.
BACKGROUND:It is unclear whether serial cell passage in vitro influen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al stem cells.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ell passage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al stem cells. METHODS: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by the whole bone marrow adherence metho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 passages 3, 6, 9, 12 were incubated in serum-free medium. After culture for 7 and 14 days, cell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was observed and differenitaiton ability into neural stem cells was observed by detecting Nestin expression in cells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n, the cells were further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and cell multipotential differentiation capacity was detected by measurement of nerve enolase and glial acidic protein express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Under inductio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 different passages were all differentiated into Nestin-positive neural stem cells. Howev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iation proportion of cells at different passages (P < 0.05). Strongest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was found in the passage 6 cells, with the Nestin expression up to (93.7±2.3)% at 7 days of induction and (96.2±1.8)% at 14 days of induction.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iated cells at passages 6 and 9 was signfi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passages 3 and 12. Moreover, adherent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nerve enolase and glial acidic protein. All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al stem cells is correlated with cell passage. Cells at lower or higher passages are both detrimental to cell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29.
陆冰  刘洲  林智君  陈煜森  陈秋萍 《西部医学》2018,30(8):1107-111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循环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血清AngⅡ、Ang1 7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VaD组(55例),认知正常组(45例)。采集临床资料;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数目;ELISA检测血清AngⅡ、Ang1 7水平;MMSE量表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VaD组外周血EPCs数目、血清Ang1 7水平、MMSE评分较认知正常组减少,血清AngⅡ水平较认知正常组增加(P<005)。VaD组外周血EPCs数目与血清Ang1 7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AngⅡ水平呈负相关(P<005)。VaD组MMSE评分与外周血EPCs数目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Ang1 7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Ang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V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外周血EPCs数目及血清AngⅡ、Ang1 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0.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对我院收治的7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肿瘤质硬,固定,边界不清,侵犯喉周围组织及血管,在就诊时已均属晚期且对放、化疗无效。7例患者均于姑息性手术后4个月内死亡。结论 甲状腺鳞癌与甲状腺鳞状细胞化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者预后极差。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