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SPECT脑显像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常规核素~(99m)Tc标记的化合物脑显像对胶质瘤的监测和疗效评价不够理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201) 铊(~(201)TL)是钾离子类似物,细胞对铊的摄取率与细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有关。本文介绍铊的特性及其与脑恶性肿瘤的关系,综述了~(201)铊SPECT在胶质瘤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推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阳痿当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勇 《男科医学》2007,11(2):40-41
阳痿一证,有从肾论治的,有从肝论治的。本文欲以脾胃为后天之本立论,试从元气、气血、痰浊、湿热、瘀血等方面论治阳痿。  相似文献   
84.
研制以颅内压信号控制脑室外引流和灌注的自动按压模式及系统,它具有较高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以解决临床治疗中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便和不足。并在此自控模式下进行脑脊液置换及药物的脑室补充和排放,改善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微循环。  相似文献   
85.
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预后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预后的因素众多,本文通过总结我们的临床病例,分析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7例恶性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对数秩(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癫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范围、术中病理标示肿瘤向周边侵袭性生长程度、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肿瘤侵袭性生长程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则是影响无瘤生存的独立因素。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体积等因素两种分析均未发现与预后有关。结论: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肿瘤侵袭性生长程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对预后影响较大;而术前癫痫、肿瘤范围对判断预后价值有限;患者的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体积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86.
应用X-刀治疗颅内巨大肿瘤及脑血管畸形128例,以中、小病灶为主,亦可作为颅内巨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强调了最大剂量与覆盖剂量比及治疗体积与靶体积比两项比值的重要性.治疗效果的观察,早期主要靠CT扫描检查,一般表现为肿瘤部分失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8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重要功能区局部致痫灶顽固性癫痫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新方法 ,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2月 ,对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2 3.1岁 )顽固性癫痫病人术前借助EEG ,MRI和PET联合定位 ,致痫灶均位于脑重要功能区 ,并采用PET辅助引导、BrainScanX刀治疗系统以致痫灶为靶区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周边剂量 9~ 11Gy。所有病人随访 12~ 2 4个月 ,定期比较治疗前后的EEG结果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X刀治疗后 3月、6月、12月、2 4月复查EEG明显改善或正常 ,同时发作频率明显下降。按国际抗痫联盟Wieser外科手术疗效分类法进行疗效判定 ,1~ 2级 6 0 % ,3~ 4级 2 3.3% ,5~ 6级 16 .7%。结论 探讨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痫的方法和机理 ,并与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作比较后 ,提出这一治疗是脑重要功能区顽固性癫痫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小剂量 X 射线照射诱导大鼠脑细胞凋亡及中药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的防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 X 射线照射组(2、4、6、8 Gy)及中药补阳还五汤防护组(4Gy),照后1、2、4、6、12、24h 分别取材行光镜、电镜及 DNA 电泳观察,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数大鼠脑细胞凋亡细胞数。结果 X 射线能诱导大鼠脑细胞凋亡,经过不同剂量照射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凋亡率在照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防护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较单纯4Gy 照射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 X 射线能诱导大鼠脑细胞凋亡,凋亡率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规律性,补阳还五汤化裁方对放射诱导的大鼠脑细胞凋亡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与常规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脑转移瘤的 X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在116例脑转移瘤患者中,对47例采用 X刀治疗、 69例作常规手术治疗;其中4例联合运用两种方法。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随访全部病例两组生存期在6个月内者分别为15%(4/47)和16%(11/69),生存期达6个月以上者为85%和84%。结论X刀及常规手术治疗脑转移瘤各有其临床特点,颅内多发、新生及复发肿瘤仍适应于X刀治疗,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明显增加脑转移瘤的治疗机会,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减少恶性肿瘤的颅脑源性死亡率。  相似文献   
90.
为了进一步探讨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辐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人脑星形细胞瘤细胞系经过X射线处理前后p53、c-myc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53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凋亡组内p53和c-myc基因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bcl-2表达显著减弱(P<0.05),p53或c-myc与Bcl-2基因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②凋亡组内p53在mRNA水平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53基因在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③p53和c-myc基因对细胞凋亡具有增殖和凋亡双向调节作用,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三者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