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由羟基磷灰石(HA)/左旋聚乳酸(PLLA)复合研制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BCFC)植入椎间后重建颈椎稳定性及抗最初脱位趋向.方法 在6具颈椎标本上,前路颈5-6分别植入BCFC和髂骨,三维运动稳定性实验测量运动范围;颈4-5分别植入BCFC和髂骨,拔出力学实验测试最大拔出阻力.结果 BCFC组在前屈、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均较髂骨组减少,较髂骨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后伸状态下BCFC组和髂骨组较正常组运动范围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FC的最大拔出阻力平均为117.87N(最小值97.5N,最大值135.1N)较骼骨的57.65N(最小值48.6N,最大值68.2N)大,抗脱位趋向较髂骨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CFC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重建颈椎稳定性,可满足颈椎椎间支撑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腰椎弹性内固定与刚性内固定的应力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有限元的方法评价自行研制的腰椎"U"型弹性内固定器的力学特性,并与传统的刚性内固定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一名成年患者腰椎标本,以L4~5节段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对其进行层厚1.0 mm的连续水平扫描,将所得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和阈值分割后,借助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1.1、Simpleware和有限元软件Abaqus 6.51软件,建立L4~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同时根据椎弓根螺钉、连接棒的几何尺寸,力学参数,分别建立两种不同内固定器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施加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各种生理载荷,观察各模型不同载荷下螺钉、连接棒的应力分布.结果:两种内固定器的椎弓根螺钉前、中部的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刚性固定的椎弓根螺钉与棒连接处是应立集中的部位,该部位的应力远大于弹性固定器,而弹性内固定应力集中的部位均匀的分布于整个U型连接棒上,两模型固定节段螺钉及棒的最大有效应力均出现于前屈时.结论:在加载相同的纵向载荷条件下,刚性内固定器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与棒交界处,容易易发生螺钉断裂,U型弹性内固定器的应力均匀分布在U型连接棒上,可以减少断钉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脊柱虚拟模型,构建出适用于虚拟手术中实时复杂交互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 方法 对高分辨率的人体64排CT切片数据进行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采用面绘制技术对提取的轮廓序列进行三维数据生成,对重建的模型根据实时交互的需要进行优化. 结果 重建出的脊柱模型保持了较高的几何分辨率和光滑性,读入虚拟手术系统后,在实时交互下能表现出较好的解剖精确性和实时绘制的真实感.结论基于人体切片数据重建出的三维模型可较好地适用于虚拟手术中的复杂交互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腰椎‘U’型弹性内固定器的力学特征,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对弹性内固定器进行层厚1.0mm的连续水平扫描,将所得的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和阈值分割后,借助ANSYS8.0软件,建立弹性内固定棒的实体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压缩、前屈及拉伸等各种生理载荷, 观察各模型不同载荷下弹性内固定器的应力分布,并与传统的钛合金内固定棒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U”型弹性内固定棒的有限元模型,可以预测内固定棒在变形过程中其本身结构中各节点、单元的受力、位移情况。 结论: 在加载相同的纵向载荷条件下,U型弹性内固定器的应力分布在U型连接棒的“U”型区上,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较好的弹性作用,该内固定棒可能成为治疗下腰痛的新型节段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spinal cord tissues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injury by DNA microarray (gene chip).Methods:The contusion model of rat spinal cord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Allen‘s falling strike method and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normal and injured spinal cord tissues were studied by gene chip.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45 genes w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which 22 genes up-regulated and 23 genes down-regulated.Conclusions:The expression of some genes changes significantly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hich indicates the complexity of secondary spinal cord inju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果6 815例患者中5 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 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相似文献   
17.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的距骨颈骨折12例,总结其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14d伤口拆线出院,无伤口感染、不愈合或皮肤坏死发生。12例患者中有10例获得随访,随访7个月至5年,平均3年4个月。按Hawkins标准优2例、良7例、中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距骨无菌性坏死2例。结论对于复位不理想的距骨颈骨折应积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强调骨折的解剖复位,避免术后过早负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关节腔内用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成龙  郭亭  赵建宁 《中国骨伤》2012,25(10):877-879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炎。目前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其中关节腔内注射属于局部用药,能直接作用于关节炎,是骨关节炎治疗中使用最多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单一用药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诱发关节软骨的损伤,或者在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同时抗炎作用不甚理想。因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综合分析患者的关节结构、功能及可能的致病因子,了解患者期望关节恢复和使用程度等,来设计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颈椎全椎板切除后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的机制。方法:采集1例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下颈椎(C3~C7)的CT数据集,应用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 10.0、HyperMesh 10.0、Abaqus 6.9.1等软件建立下颈椎(C3~C7)完整有限元模型、完整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三节段(C4~C6)全椎板切除后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加74N头颅预载荷和1.8Nm运动附加力矩,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测试颈椎全椎板切除前后的运动范围和关节囊韧带、后纵韧带在各种加载方式下的拉力。结果:C4~C6全椎板切除后即刻颈椎屈伸、侧弯和旋转的运动范围与完整状态下比较均没有增加,但C4~C6节段之间的关节囊韧带和后纵韧带在各种加载方式下受到的拉力均增大。结论:完整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的全椎板切除术不会对下颈椎即时稳定性造成影响,但关节囊韧带和后纵韧带承受着超正常生理负荷。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病因及综合性手术治疗。方法分析26例(35侧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骨刺切除、跖腱膜松解、跟骨钻孔减压手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13例17足疼痛完全消失;9例13足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无影响;4例5足疼痛稍减轻,行走仍有部分障碍。结论跟痛症病因多样,综合性手术治疗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