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31.
目的 调查我国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对疾病管理与认知的现状.方法 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全国8个省市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中确诊的2 034例哮喘患者进行哮喘疾病管理与认知的问卷入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1)患者一般情况;(2)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3)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4)哮喘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2 034例哮喘患者中,462例(22.71%)患者在过去1年中曾进行过肺功能检查,294例(14.45%)患者拥有峰流速仪,仅33例(1.62%)患者每天使用峰流速仪进行病情监测,456例(22.42%)患者能正确认为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302例(14.85%)患者认识到哮喘治疗目标是“可以长期良好控制或完全控制”.能正确认知疾病本质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20.60 ±3.92)分]明显高于不能正确认知疾病本质者[(19.95±4.43)分;t=-2.385,P=0.017].1 213例(59.64%)患者表示哮喘影响了其工作、生活和娱乐,181例(8.90%)患者表示需要依靠器具进行日常生活,甚至有93例(4.57%)患者因哮喘而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结论 我国哮喘患者对疾病的管理和认知程度依然不佳,正确认知疾病本质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2.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是一种可以迅速、广泛清除溶质的血液净化模式,适用于多种危重疾病的治疗,但由于设备所限,临床开展较少。本文介绍了利用常规血液净化设备开展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模式的两种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并对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改良,使其更加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验证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和社区推广疗效。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RCT)设计,142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消喘膏和安慰剂贴敷治疗,连续贴敷2年。社区验证组入组60例CO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照。观察SGRQ量表、BODE指数、年均感冒和急性加重次数、急诊和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RCT试验,消喘膏贴治2年后,SGRQ量表活动、影响及总分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疗后2年BODE指数下降值大于对照组;疗后2年患者感冒和急性加重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社区验证取得相似结果。结论 :消喘膏贴敷疗法在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加重方面有较好疗效,社区推广应用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4.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分析经遵循我国慢性咳嗽诊断流程明确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为经验性诊治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遵循我国咳嗽指南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在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基础上,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鼻窦X线片或CT、24 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后反应,最后确定病因诊断.收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患者病因资料并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x2检验比较构成比差异.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共收集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103例,明确诊断咳嗽病因123例次.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41例次(33.3%),鼻炎/鼻窦炎30例次(24.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5例次(20.3%),药物性咳嗽7例次(5.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6例次(4.9%),变应性咳嗽4例次(3.3%),肺间质纤维化2例次(1.6%),左心功能不全和支气管扩张各1例次(0.8%),病因未明6例次(4.9%).单一病因咳嗽者86例(83.5%),二重病因14例(13.6%)、三重病因3例(2.9%).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夜间咳嗽发生率最高[80.9%(36/41),x2=19.81,P<0.01],63.4%(26/41)合并鼻炎,68.3%(28/41)有季节性加重,其中67.8%(19/28)于秋季加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以日间咳嗽为主,56.0%(14/25)有进食相关性咳嗽,68.0%(17/25)伴有反流相关症状;鼻炎/鼻窦炎患者有痰咳嗽发生率最高[73.3%(22/30),x2=24.99,P<0.01].与广州资料相比,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比例高于广州(x2值分别为9.52和4.56,均P<0.01),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比例低于广州(x2值分别为17.61和7.86,均P<0.01).结论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药物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与广州资料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各种病因的咳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可为经验性诊治慢性咳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哮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20年来,儿童和成人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约以每10年20%-50%的比率增长。认识和控制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是控制和治疗哮喘的重要环节。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宿主因素是指易感个体或保护机体并防止哮喘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个体特应性、气道高反应性和性别等。环境因素是指影响易感个体,加速哮喘恶化和/或导致持续出现哮喘症状的因素。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检测GRIM-19在肝细咆癌(HC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探讨GRIM-19对HCC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83例HCC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GRIM-19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用Westernblot法检测低侵袭力细胞株HL-7702、MHCC-97L和高侵袭力细胞株MHCC-97H、Huh-7中GRIM-19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转染技术将GRIM-19shRNA转入HL-7702和Huh-7,从而构建HL-7702和Huh-7的GRIM-19kd细胞系,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效果。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研究GRIM-19对HCC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83例HCC组织中有52例(62.65%)GRIM-19的表达低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O.01),其表达水平也低于8例正常肝组织(P〈005)。GRIM-19的表达与HCC的TNM临床分期(P=O.011)、微血管浸润(P=O.047)和包膜浸润(P=O.013)密切相关。Westernblot显示HL-7702、MHCC-97L、MHCC-97H、Huh-7细胞系表达GRIM-19蛋白,且低侵袭力细胞株HL-7702、MHCC-97L中GRIM-19表达高于高侵袭力细胞株MHCC-97H、Huh-7。细胞侵袭实验显示GRIM-19低表达促进了HCC的侵袭能力。结论:GRIM-19在HCC的侵袭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检测HCC的侵袭潜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9.
在许多文章中,将“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将GOLD发布的报告“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GOLD发布了新版的报告,笔者研读后觉得目前上述翻译不妥,特提出以下意见,请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0.
侧卧位肺功能在内科胸腔镜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局麻下开放式胸腔镜术应用的日渐增多,其手术的安全性备受关注,正确评估患者术中肺功能是防范手术风险的关键。本研究检测了15例接受开放式胸腔镜术患者的侧卧位肺功能,初步评估了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