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在我国的各级医院己得到普遍的应用,其就诊流程是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进行网络化,并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程序,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就诊流程的各个环节,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医院的管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医院的管理及工作流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2.
背景:核磁共振检查弥补了X射线平片及CT在软骨成像方面的不足,能对骨挫伤和关节软骨损伤做出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MRI对股骨远端负重区骨挫伤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股骨远端骨挫伤35例,观察关节镜下关节软骨损伤情况,比较与MRI所见骨挫伤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关节镜下所见关节软骨损伤与MRI所示股骨远端负重区骨挫伤部位基本吻合,后者信号改变的范围与软骨损伤面积成正比。提示,MRI对骨挫伤合并的关节软骨损伤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Ⅰ度软骨损伤,骨挫伤是重要的间接征象。但在某些情况下MRI尚不能真实反映出关节软骨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3.
临床研究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伴有血脂异常、高凝状态、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显著相关.另一方面,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心房颤动发生风险显著相关,但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清楚.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治疗是否能够带来心血管获益,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交叉置钉法双侧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交叉置钉法双侧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干骺端骨折患者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21 ~75岁,中位数36岁.左侧26例,右侧32例.胫腓骨近干骺端骨折34例,胫腓骨远干骺端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38例,闭合性骨折20例.按照AO骨折分类:4.1.A2型3侧,4.1.A3型23例,4.1.B2型3例,4.1.C1型5例,4.3.A2型6例,4.3.A3型18例.结果:5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 ~31个月,中位数12.5个月;失访8例.45例术后3个月骨痂形成;5例术后3个月骨折无明显愈合征象,行自体髂骨移植后愈合.7例行二次植皮后伤口愈合,5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后伤口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3 ~10个月,中位数5个月.使用外固定支架时间4.5 ~15个月,中位数7.5个月.12例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应用下肢支具辅助行走;1例因原有膝部疾病,膝关节活动欠佳.共285个钉道,发生钉道反应及钉道感染者40个,占14%.其中胫骨近端外侧1个钉道于术后5个月时渗出脓液,去除外固定支架半个月后出现腘窝部脓肿,经切开引流后愈合;胫骨远端外侧1个钉道,在去除外固定支架半个月后形成脓肿,经切开引流并静脉滴注抗生素4d后愈合;其余钉道偶有渗液者,经过钉道护理后治愈,或去除外固定架后愈合.根据Johner-Wruhs胫骨骨折疗效标准评定疗效,优33例,良11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8%.结论:采用交叉置钉法双侧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干骺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1年-2012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高危乳腺癌患者85例,行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区照射,其中41例行大分割放疗(大分割组),DT 42.56Gy/16f,总疗程22-24天;44例行常规分割放疗(常规组),DT 50Gy/25f,总疗程33-35天。观察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及急性放疗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随访率为100%。全组2年生存率均为100%,无照射野内复发。大分割组和常规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2%、11.4%(χ2=0.039,P=0.843)。大分割组和常规组1级白细胞减少、2级放射性皮炎、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4.4%与27.3%(χ2=0.092,P=0.762 )、17.1%与13.6%(χ2=0.194,P=0.660)、 4.9%与6.8%(χ2=0.144,P=0.704)。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与常规分割相似,急性毒副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中风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干预,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1∶1∶1比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予常规针刺治疗,B组:予方氏头针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配合Rood技术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ADL评分、NIHSS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ADL评分比较,第2、3疗程结束,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疗程结束,A、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NIHSS评分比较:第2、3疗程结束后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疗程结束后C组与A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shworth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第4疗程结束后,C组上肢FMA评分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3个疗程结束后,C组下肢FMA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4个疗程结束后,C组下肢FMA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临床疗效比较:B组与C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方氏头针与Rood技术组总有效率更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治疗中风早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与单纯使用常规针刺或方氏头针比较,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柴胡生品及醋炙品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探针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连续给予7天柴胡生品或醋炙品前后大鼠血浆中相应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奥美拉唑、甲苯磺丁脲、氯唑沙宗、右美沙芬和咖啡因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连续7天给予柴胡生品或醋炙品后,咪达唑仑、氯唑沙宗和右美沙芬的血药浓度均显著下降,AUC和T1/2显著减小(P〈0.05),清除率增大,而咖啡因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变化;连续7天给予柴胡生品后,奥美拉唑的消除明显加快,而连续7天给予柴胡醋炙品正常剂量后,奥美拉唑的代谢无明显变化;连续7天给予柴胡生品高剂量后,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加快。结论:柴胡生品及醋炙品对CYP2E1、CYP2D6和CYP3A4均产生诱导作用,对CYP1A2不产生诱导作用;柴胡生品及醋炙品对CYP2C9和CYP2C19的影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柴胡经炮制后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分析该院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集的不合格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指南进行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结果医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新启用的电子处方系统不熟悉、对医保政策、处方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不了解以及对非本专科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点评该院处方,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可以找到适宜的干预措施,促进门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