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1.
目的 通过对12例胃切除术后出现胃瘫及吻合口狭窄的病例,予以内镜下置入小肠营养管并辅以肠内营养,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临床观察进行初步探索和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方法 对实施该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12例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为75%,总置管成功率为91.67%,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内镜下小肠置管后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促进营养吸收,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下各种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成熟,食管扩张、置放支架成为治疗食管狭窄,恢复消化道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996年5月以来,本院学习各著名医院的先进经验,改进操作方法,一次进镜直视下完成气囊扩张和施放支架20例,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应用内镜放置造瘘管,建立肠内营养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恢复肠内营养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2004—2008年共做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如何配合医生行内镜下老年人结肠巨大息肉的切除,如何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经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的老年组351例患者和中年组24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以总结.结果 内镜下切除老年人结肠巨大息肉均成功,其中6例术中残蒂出血,予以钛铗夹闭、氩气喷洒、止血药喷洒,出血停止.其中1例术后8 d大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大体病理为腺癌、类癌,转外科手术根治.结论 护士术中熟练到位的配合是顺利切除息肉的关键,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26例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疗程28d;观察两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情况及随访四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溃疡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协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18.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肠道息肉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5例接受EMR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51枚息肉)全部切除,并发出血1例,予金属钛夹及止血药成功止血,无一例穿孔及中转手术。结论 EMR治疗肠道息肉安全、有效。对行EMR的患者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改良牵引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将应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改良组40例,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胃气囊内注气250ml后,给予50%重力经滑轮牵引;改良组的牵引拉力减轻至25%。结果改良组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拉力减少后,患者近期止血成功率与常规组相似,但拔管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改良牵引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 将应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改良组40例,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胃气囊内注气250ml后,给予500g重力经滑轮牵引;改良组的牵引拉力减轻至250g.结果 改良组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拉力减少后,患者近期止血成功率与常规组相似,但拔管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