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对气虚血瘀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气虚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丹参饮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采取饥饿加力竭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模型,每日1次,连续14天。末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24 h。每日1次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5天。取血制备红细胞膜,采用SDS-PAGE法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带5及带6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升高带5蛋白(P0.05)、带6蛋白(P0.05)和带7蛋白含量(P0.05);少腹逐瘀汤可显著升高带2蛋白(P0.05)、带3蛋白(P0.05)、带5蛋白(P0.01)和带6蛋白含量(P0.05);丹参饮可显著升高带4.1蛋白(P0.05)、带5蛋白(P0.05)、带6蛋白(P0.05)和带7蛋白含量(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可以不同程度地纠正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的膜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3首活血化瘀方药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明确三方均高脂血症在红细胞膜上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生药含量14.0g·kg~(-1))、低剂量组(生药含量3.6 g·kg~(-1)),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生药含量3.6 g·kg~(-1))、低剂量组(生药含量0.9 g·kg~(-1)),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生药含量4.8 g·kg~(-1))、低剂量组(生药含量1.2 g·kg~(-1)),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组(2.0 mg·kg~(-1)),以及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灌胃给予脂乳剂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连续20天,之后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0天,治疗同时继续灌胃脂乳剂维持高脂血症状态。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方对血浆中TG、TC、LDL-C、GLU的含量均可显著降低(P0.05,P0.01),对HDL-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三方都可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P0.01);三方均可显著延长APTT时间,降低FIB含量(P0.05,P0.01),丹参饮和补阳还五汤可显著延长PT(P0.05)。三方均能显著升高巯基含量及SOD活性(P0.05,P0.01);此外,丹参饮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P0.01),补阳还五汤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和唾液酸含量(P0.05,P0.01);少腹逐瘀汤显著升高唾液酸含量(P0.01)。结论三方均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的作用。三方共同点是可能通过提高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来达到活血化瘀降血脂的作用,此外各方还通过改善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等方面改善血瘀状态,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药院校临床实践技能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中医临床实训课程体系结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中医职业素养教育、实训教材体系缺乏、技能考核方式单一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针对现存在的教学弊端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和方案,从而有效提高中医院校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miR-146a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变化及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下游调控机制。探讨扶正消岩汤在NF-κB通路中的作用,为发掘扶正消岩汤抗乳腺癌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 利用4T1鼠乳腺癌细胞进行CCK-8实验、测定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浓度扶正消岩汤含药血清对4T1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转染使4T1细胞miR-146a过表达,测细胞转染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提取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 blot和PCR技术检测4T1细胞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Caspase 9)、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表明,扶正消岩汤可有效抑制4T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细胞转染后miR-146a+中药组抑制4T1细胞增殖的效果优于中药组和miR-146a mimic组。Western blot和PCR结果表明miR-146a mimic+中药组对4T1细胞Bcl-2、VEGF、Caspase 3、Caspase 9、NF-κB...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及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4 g/kg)和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3.5、14.0 g/kg,按生药总量计),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大鼠灌胃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体质量灌胃脂肪乳剂复制高脂血症模型。从造模第21天开始,各组大鼠上午继续灌胃水或脂肪乳剂,下午灌胃水或相应药物,连续20 d。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磷脂转移蛋白(PLTP)、肝脂酶(HL)含量以及肝细胞中脂蛋白脂肪酶(LPL)、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P)、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TC、LDL-C、ALT、HMG-CoA还原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L、LPL、M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TG、TC、LDL-C、HMG-CoA还原酶含量以及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大鼠ALT、AS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HL、MTP含量以及阳性对照组大鼠LP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排列不规则,可见明显的细胞脂肪变性;阳性对照组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较空白对照组几乎无异常变化,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有轻微细胞脂肪变性。结论: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显著,这作用可能与该方通过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及转运蛋白的表达而调节脂质的吸收、转运、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三金胶囊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体内的细胞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裸鼠接种人乳腺癌MCF-7细胞,待瘤体积超过5 mm2时,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三金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环磷酰胺对照组,连续给药2周后,取血、瘤组织及脾脏,用于各项指标测定。通过测量给药前后荷瘤小鼠瘤的重量,计算出复方三金胶囊各剂量组的抑瘤率;待裸鼠瘤体积超过5 mm2时,每3 d测量1次裸鼠瘤的长径与短径,用于计算瘤体积,观察复方三金胶囊对小鼠瘤体积的影响。结果在瘤体积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三金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于给药第14天、17天、20天、23天瘤体积均降低(P 0.01),给药第26天,复方三金胶囊高、中剂量组瘤体积降低(P 0.05),环磷酰胺组各时间段瘤体积均降低(P 0.01);在瘤重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三金胶囊高、中剂量组、环磷酰胺组均可以显著降低瘤重(P 0.01);在抑瘤率方面,复方三金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4.76%、33.12%、14.61%,环磷酰胺对照组的抑瘤率为43%;在脾重及脾脏指数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三金胶囊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脾重、增大脾脏指数(P 0.01),低剂量组能够降低脾脏指数(P 0.01)。结论复方三金胶囊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表现在能够显著抑制肿瘤体积的增长、降低瘤重及对脾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心肌缺氧家兔左心室内压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正常成年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枳实薤白桂枝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家兔手术活体取心,应用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制备洛克氏液心脏灌流模型,其中正常组灌注含饱和氧的洛克氏液,模型组予不含氧的洛克氏液灌注,枳实薤白桂枝汤高、中、低剂量组予不含氧的洛克氏液+相应剂量(1.58、0.79、0.395 g/kg)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提取液灌注。记录灌注前和灌注20 min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等容相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室内压等容相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灌注后5~30 min各时间点LVSP、+dp/dt_(max)、-dp/dt_(max)均降低(P0.01),LVEDP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实薤白桂枝汤低剂量组LVEDP在灌注后5、10 min时间点均降低(P0.01),LVSP在灌注后5、10、15 min时间点均升高(P0.01),+dp/dt_(max)、-dp/dt_(max)在灌注后5、10 min时间点均升高(P0.01);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剂量组LVEDP在灌注后5~25 min各时间点均降低(P0.01,P0.05),LVSP、+dp/dt_(max)、-dp/dt_(max)在灌注后5~30 min各时间点均升高(P0.01,P0.05);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LVEDP在灌注后5、10 min时间点均降低(P0.01),LVSP、+dp/dt_(max)、-dp/dt_(max)在灌注后5、10 min时间点均升高(P0.01)。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低剂量组比较,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剂量组LVEDP在灌注后10~25 min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LVSP在灌注后5~30 min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dp/dt_(max)在灌注后10~30 min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dp/dt_(max)在灌注后15~25 min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剂量组对缺氧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组分"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把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性问题简单化,对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可能;也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方药-病证相关性研究进展迅速,无论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是硕果累累。然而,组分-病证相关性研究尚需深入。血瘀证是中医学临床常见的证型,涉及多种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中更为常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特定组分能够改善血瘀证患者或实验动物模型的相关指标,具体表现在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聚集、改变红细胞变形指数、抑制血栓形成等。血瘀既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亦是多种疾病的病理产物,涉及范围甚广。因此,本研究将对中药不同组分在血瘀证防治方面的进展进行研究,围绕皂苷类组分、黄酮类组分、有机酸类组分、多糖类组分、生物碱类组分及其他活性成分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聚集、血栓形成方面进行综述。基于组分-病证相关的思想,检索近20年的相关文献,分类总结不同组分在血瘀证防治的成果,希望能为中药组分药理作用研究、中药组分配伍研究、中药组分制剂研究等方向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赭磁安神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睡眠时间、抗惊厥及大鼠海马内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等实验指标进行其药效学研究。方法观察赭磁安神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影响;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其睡眠率的影响;对注射尼可刹米注射液诱发小鼠惊厥和电刺激诱发小鼠惊厥观察其抗惊厥的作用。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赭磁安神胶囊可以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提高小鼠阈下剂量的睡眠时间,同时具有抗惊厥的作用。能降低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五羟吲哚乙酸的含量。结论赭磁安神胶囊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降低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生物学变化探讨气滞血瘀证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气滞血瘀组,每组10只。采用声光电等复合刺激对气滞血瘀组连续造模15d后,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气滞血瘀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部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APTT降低极显著(P〈0.01);PT、FIB和TT无显著变化;Na^+-K^+-ATP酶活力及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P〈0.05);唾液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气滞血瘀模型中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及SOD酶活力降低,并且唾液酸含量降低,但是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等未发生显著变化。但都有相应的趋势出现.可能是本实验中刺激强度较大但刺激时间略短造成的,也有可能和APTT等凝血机制有关,此模型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