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冯全生 《四川中医》2005,23(12):3-4
总结张之文教授辨治表证发热、寒热往来、壮热、湿热发热等高热的思路和临床运用要领,以及低热辨治概要,并举典型医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2.
现代中医防辐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辐射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辐射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手机、电视、电脑、微波炉等人们常用的电器在工作时,甚至家庭装修中所用到的一些矿石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辐射.在日前召开的"辐射危害与防治高级研讨会"上,中国辐射放射领域的高级专家指出,辐射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有着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63.
概述近年中医体质和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从体质学入手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并对今后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4.
咳、痰、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大主症,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基于叶天士辨治久咳思想“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是病不独在肺矣”,认为本病治疗重在调治肺、脾、肾三脏,提出“开上、运中、奠下”治疗原则。病在上焦,肺失清肃,气易壅滞,治宜开宣肺气;病在中焦,脾失健运,痰浊内阻,治宜温运脾气;病在下焦,肾失摄纳,气促而喘,治宜补纳肾气。急性加重期开上为主;稳定期运中、奠下为主,或三法同用,同时兼顾兼夹证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防治方案各期各型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各地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防治方案,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 分别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①预防期:高频药物为金银花、黄芪、防风等;核心药对有“防风-黄芪”等;聚类后可分为3类。②治疗期:寒湿型高频药物有麻黄、杏仁等;核心药对有“茯苓-炙甘草”等;聚类后可分为4类。湿热型高频药物为杏仁、黄芩等;核心药对有“薏苡仁-杏仁”;聚类后可分为5类。湿毒型高频药物为石膏、葶苈子;核心药对有“赤芍-石膏”;聚类后可分为5类。脱证高频药为人参、附子等;核心药对有“附子-人参”;聚类后可分为2类。③恢复期:高频药物有甘草、麦冬等;核心药对有“麦冬-淡竹叶”等;聚类后可分为2类。结论 新冠肺炎在各期各型病性不同,治疗原则存在差异。预防期重在益气固表。在治疗期中,寒湿型重在解表散寒、清肺止咳;湿热型重在清热解毒燥湿、止咳平喘;湿毒型重在通腑泻热、凉血开窍;脱证重在回阳固脱。恢复期重在益气养阴、兼清余邪。  相似文献   
66.
明辨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但辨证中尚存在一些辨证不规范的问题.针对湿热类慢性乙肝辨证中存在的诸如证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辨证规范化,需明辨湿热的偏重与湿热的部位,尤其是要注意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相似文献   
67.
中医药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实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总结出大量有效抗HBV方药,为以后筛选抗HBV药物提供思路;深研中医理论,挖掘中医中有关病毒性肝炎理论和方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抗HBV中药是最可靠的方法;借鉴民间流传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从中筛选抗HBV药物也是一种捷径;利用现代技术方法筛选中药抗HBV有效成分有利于提高中药抗HBV研究水平;积极挖掘传统的非抗HBV药物的抗HBV作用,为研发抗HBV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概括单味中药、复方、饮食、心理、针灸、中西医结合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的防治作用,旨在提高中医药防治慢乙肝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角度观察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阐释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本质。方法基于前期iTRAQ技术研究,纳入健康人及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各9例,用蛋白质印迹法技术,分别对用药前、艾复康胶囊+HAART治疗48周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行差异蛋白检测,运用image J软件分析灰度值,将所得灰度值导入GraphPadPrism 5软件,得出mean+/-SD的图表。结果用药48周后,CD4~+趋于稳定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患者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且病毒载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5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前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前期iTRAQ技术筛选结果一致;用药48周后,C5蛋白表达呈上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5可作为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的特异性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70.
张之文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温病学家,其运用疏风法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颇有心得,本文通过对张老临床治疗上述疾患进行经验性总结,并列举医案分析,以期传承名老中医之学术精华,同时提高该类疾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