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观察并比较了切断兔主动脉神经和迷走神经、刺激主动脉神经向中端及夹闭颈总动脉对尿量的影响。本工作结果提示:家兔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对尿量或抗剂尿激素释放具有和心房牵张感受器及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类似的作用,但较弱;平时缺乏对抗利尿激素释放的紧张性抑制作用;受到较强刺激时,能抑制夹闭颈总动脉引起的尿量减少或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反应。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对Forkhead转录因子(Fox蛋白家族)FOXO1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系A549,分别选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MAPK/ER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O126及两种抑制剂联合处理细胞之后,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蛋白FOXO1、p-FOXO1及信号下游蛋白Bim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FOXO1蛋白在A549细胞中亚细胞的定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Y294002和UO126都能明显地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OXO1的蛋白水平未见显著性变化,而FOX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Bim的表达相应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FOXO1在A549细胞中的核转位增多。LY294002和UO126联合处理A549细胞时,较药物单独作用效果明显增加。结论 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能调节FOXO1磷酸化水平,且具有协同作用,抑制其转录活性。FOXO1通过激活Bim蛋白,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抽取我院心血管外科2010年6-8月(干预前组)、2011年6-8月(干预后组)行开胸手术、术前无感染、肝肾功能无异常的患者,对其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干预前组100例,干预后组104例。干预后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及应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01),合理性显著提高;2组患者均未见切口及器官/腔隙感染,干预后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提示感染或炎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03);2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干预后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总费用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01)。结论:规范、合理地预防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心血管外科手术术后感染,降低抗菌药物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4.
郄春花  秦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3):281-283,287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相互作用的两种细胞因子重组为一种独特的融合细胞因子,这种分子往往可发挥超越单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或具有其它特殊生物学功能.Hyper-IL-6是Fischer等依据已知的关于膜结合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结构信息设计的一种“设计细胞因子”(Designer cytokines),即将IL-6基因与截短形式的sIL-6R基因通过基因操作共价连接,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 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 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 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7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童BO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70例BO患儿(BO组)和同期就诊的200例肺炎患儿(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的70例BO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例2.3:1,诊断BO的年龄集中在婴儿期和幼儿期。BO组3岁以内患儿64例(91.4%),对照组3岁以内患儿32例(16.0%),2组间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分布,BO组和对照组患儿均以农村为主,BO组农村患儿有41例,城市患儿有29例;对照组农村患儿113例,城市患儿87例;2组间区域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史和基础疾病方面,BO组患儿中存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无创呼气末持续正压通气等病史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BO组患儿更易并发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病原学方面,2组患儿均有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但BO组患儿腺病毒和真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O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喘息,体征上有三凹征、细湿啰音或哮鸣音;但BO组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通常持续6周至数年)以及运动不耐受症状的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BO组患儿具有特征性的高分辨率CT (HRCT)改变,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象、支气管扩张征和支气管壁增厚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数BO患儿肺功能提示存在持续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对照组多数患儿肺功能检查提示正常,或仅有少数患儿肺功能存在短暂性的轻度改变。结论:重症肺炎和机械通气是BO的主要易感因素。有基础疾病患儿(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如果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后易患BO。  相似文献   
77.
柿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柿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对柿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MS1、H-NMR1、3C-NMR、HMQC及HMBC等光谱学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羟基齐墩果酸(24-hydroxyloleanolic acid,1)、19α,24-二羟基乌苏酸(19,α24-dihydroxy ursolic acid,2)、白桦酸(betulinic acid,3)和barbinervicacid(4)。结论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柿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8.
目的:以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化瘀祛痰方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组、化疲祛痰方组及血脂康组(n=10).正常组予正常饲料,其他组予高脂饲料,60 d后化瘀祛痰方组、血脂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其他组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0....  相似文献   
79.
Currarino综合征(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致病基因是MNX1,以骶骨发育不全、骶前肿物和肛门直肠畸形三联征为特征性表现,多变的临床表现是该病临床诊断的一大难点。充分了解C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并发症,有利于其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基于近年来关于CS遗传背景的探索,针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临床医生对CS的认识,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扶他林合栀黄止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60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扶他林合栀黄止痛散的方法治疗1周,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周治疗,96.10%的患者的症状减轻,仅有3.90%的患者未见好转。结论:扶他林合栀黄止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