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腰痛宁胶囊药材活性部位不同组合对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腰痛宁胶囊中各活性部位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根据腰痛宁组方原则,将腰痛宁组方药材中的黄酮、皂苷、挥发油(含水提液)、多糖等活性部位依次加入马钱子与麻黄生物碱中,得到6个腰痛宁拆方及全方样品。取7日龄SD大鼠6只,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软骨细胞,接种24 h后随机分空白对照组(含5%小牛血清(FBS)及0.02%吐温-80的DMEM培养基)、模型组(含5%FBS,0.02%吐温-80及10μg·L-1IL-1β的DMEM培养基)及受试药物组(含5%FBS,0.02%吐温-80,10μg·L-1IL-1β及9.77~0.08 mg·L-1受试药物的DMEM培养基),给药48 h后用CCK8及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各样品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及葡萄糖胺聚糖蛋白(GAG)合成的影响。同时采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计算各样品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叠加值,将其与EC50实验值进行比较,以分析各活性部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较腰痛宁拆方样品,腰痛宁组方及全方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均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具有较显著的促增殖及促进GAG合成的作用。各拆方样品中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协同、拮抗和叠加作用,其中腰痛宁全方样品中各活性部位间的协同及叠加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药引黄酒可显著提高腰痛宁药材组方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显示了腰痛宁处方的合理性及其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GAG合成的优势。  相似文献   
72.
王宁  谢国祥  史晓浩  倪力军  赵军  凌峰 《中草药》2003,34(10):901-902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冬凌草甲素,应用NIR技术寻找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此工艺所得冬凌草甲素纯度较高,且样品与对照品的HPLC峰保留时间相同,NMR和IR图谱相同。结论 本法洗脱速度快,安全、成本低、方便,并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3.
中药浓缩过程模拟与控制--中药浓缩过程的温度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靓  王国东  张立国  倪力军 《中成药》2005,27(2):131-134
目的:考察中药提取液浓缩过程中沸点变化与溶剂组成和溶质浓度的关系。方法:常压浓缩4类典型中药材(丹 参、野菊花、大青叶、黄芪),记录不同浓度时的沸点,绘制关联沸点与当量浓度关系曲线。结果:在相同的浓度下,不同类 型药材的沸点升高值不同。结论:在浓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溶剂和溶质两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提取-共沸精馏耦合新工艺(water extraction coupling rectification,WER)提取川芎挥发油,并与<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steam distillation,SD)进行挥发油得率和质量的比较.方法:分别采用WER与SD提取川芎挥发油,并对2种工艺提取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比较其挥发油得率和GC-MS图.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WER工艺下川芎挥发油的得率0.50%是SD 0.20%的2.5倍,2种工艺下川芎挥发油的GC-MS图共有峰有21个,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8.94%(SD)与98.80%(WER),而且相同组分的含量差异不大.结论:采用提取-共沸精馏耦合法提取川芎挥发油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川芎的得率,而凡能够延续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提高别嘌醇过敏综合征(allopurinol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别嘌醇致AHS的诊治过程。结果本文3例均因尿酸升高口服别嘌醇,服药后出现皮疹、发热、急性肝损害以及进行性肾衰竭等,停用该药,积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好转,诊断为AHS。结论临床应用别嘌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发生AHS后,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慢性肾脏疾病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应用别嘌醇时,注意密切监测血尿酸和肌酐,发现异常需立即停药。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常春藤)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05 nm。以常春藤皂苷C为内标,计算其他3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有量。结果常春藤皂苷C、常春藤皂苷D、常春藤皂苷B、α-常春藤皂苷分别在0.009 5~0.191 0、0.001 7~0.033 1、0.001 2~0.024 1、0.001 9~0.038 6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8.97%(1.12%)、99.83%(1.37%)、98.47%(1.19%)、99.57%(1.82%)。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常春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7.
中成药中挥发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万忠  倪力军  徐德生  张立国 《中成药》2006,28(11):1653-1655
中药挥发油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中药挥发油的有效性早为古人所知。根据现代中药的化学研究,含挥发油的中药材数量众多,涉及几乎所有功效类别的中药,在以前认为无挥发油的中药如三七、首乌、骨碎补、紫菀、郁金、姜黄等药材中也发现有挥发油的存在[1~5]。特别是在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中,挥发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薄荷,柴胡,藿香,香薷,荆芥,防风,紫苏挥发油等[6~10]。中药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一百多种成分组成,来源不同的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不一致[11]。挥发油在常温下较易挥发,往往含有多种不稳定的基团,易…  相似文献   
78.
加热方式对丹酚酸提取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时加热方式(温度控制策略)对丹参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比较在3种加热方式下丹参提取物共有色谱峰面积及标记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的差异。结果以加热方式1下所得提取物的色谱为基准,加热方式2所得提取物的丹酚酸B含量低21.73%,加热方式3下丹酚酸B含量低55.44%。结论提取时温度波动与控制策略对丹酚酸提取物质量影响很大,在热敏性物质为活性成分的中药提取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79.
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方法学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中药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某中成药不同批次的色谱指纹图谱为基础,考核峰面积比值法、峰面积定量法和相似系数法对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峰面积比值法评价的正确率最高且最严格,相似系数法次之,峰面积定量法评价正确率最低也最为宽松且与现行评价方法的结果较为符合。结论不同的色谱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会导致对中药质量评价结果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0.
柴胡挥发油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味苦、微辛,性平,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百日咳、肝郁肋痛、风疹、疮毒疖肿等,临床上广泛用于外感发热.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和皂苷,其中柴胡挥发油是其发汗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良好的解表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