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麻醉诱导用于老年患者胆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诱导组(O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组(S组),每组各30例。O组盐酸羟考酮诱导剂量为0.3mg/kg,S组舒芬太尼为0.3μg/kg,给药5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其余诱导药物相同。于诱导前(T0)、气管导管进入声门(T1)、插管后1、3和5min(T2、3、4)采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并记录相应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毕复苏室观察拔除气管导管5、10、15、30min呼吸状态改变、呼吸抑制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O组和S组T3和T4时点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间各时点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S组比较,O组拔管后5和10min呼吸频率较快(P<0.05),呼吸异常和SpO2 ≤ 90%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O组拔管后5、10和15min视觉模拟评分较S组显著下降。结论 盐酸羟考酮可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短小手术的麻醉诱导,能降低拔管后早期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余德华 《世界中医药》2009,4(5):263-264
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明代薛己《内科指要》云:“喘急之证,有因暴惊触心。”已经指明哮喘与心理因素相关。近年来,笔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不同患者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灵活采取相应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60岁,体重54 kg.因"反复上腹疼痛10年余"于2006年6月19日收入院,入院后查B超示胆囊颈部结石,胆囊炎,胆囊内胆泥沉积,胆囊附壁淡光团.拟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4.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主要是为了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对侧肺,确保气道通畅和避免交叉感染或病灶扩散,同时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随着OLV应用的增加,OLV的麻醉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就OLV时低氧血症的防治及麻醉管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拟CPB下行CABG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14例.尼可地尔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0.1 mg/(kg·h)持续输注尼可地尔,CPB开始2 h后将其调整为0.05 mg/(kg·h),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对照组给予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在下列时间点:即麻醉诱导结束(T0)、CPB 2 h后(T1)、术后第1 天(T2)和术后第3天(T3)测定动脉血浆肌钙蛋白T(TnT)、血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MB(CK-MB)和脑钠肽(BNP);记录以上各个时间点心率和收缩压.结果 两组血浆TnT、TnI、CK-MB 和BNP浓度在手术后均明显升高,尼可地尔组TnT和BNP在T3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在T2 和T3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MB在T1达到峰值,T3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可地尔组T1、T2和T3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较对照明显低.结论 术中输注尼可地尔对CPB下行CABG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张仲景在《伤寒论》著作的众方辨证配伍中,对阳明腑症或腑实症的治疗,因病症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剂分别对症"下法"治疗。如热结用攻下法、寒实用温下法、逐饮用峻下法、瘀热用通下法、水热用竣下法、缓通用润下法、存阴用急下法和少阳用和解法等"下法"。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不同"下法",运用得当,确实会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化腐生肌膏外敷治疗Ⅲ期褥疮患者30例,结果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60例均为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中医外科、肛肠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全部为Ⅲ期褥疮(浅表性溃疡期)患者,受损组织深达真皮层以下,累及皮下脂肪层[1]。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5例,女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0.13±11.0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